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9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星 《化石》2001,(2):10-12
  相似文献   
2.
论世界柳属植物的分布和起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3.
鸟类核型研究集形目9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鸷、鹊鹞、燕隼和猎隼9种鸟类的核型。鹰科鸟类具有与其它鸟类截然不同的核型。其特点为多而短的大染色体,长度匀称的棱型。谜种匀称的核型是由一般鸟类不匀称核型的大染色体发生了一系列着丝点分裂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桂西北红水河中上游流域鸟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5—1986年,对广西西北部红水河中上游流域的鸟类作了初步考察,共采集到标本175种和亚种,分隶于13目33科,其中有17种和亚种为广西新纪录。在动物地理区划上,调查区归属于华中区,但据调查结果分析,其鸟类区系组成以华南区成份为主,结合该地植被和气候情况,作者认为,华南区的北界在桂西段应北移至沿红水河和南盘江北岸划线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和太湖地区鸟类绦虫区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学研究》1989,10(2):143-153
本文对白洋淀和太湖地区鸟类绦虫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太湖鸟类绦虫区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鸟类绦虫区系分布与宿主区系分布密切相关,亲缘关系相近的宿主有许多相同的或亲缘相近的绦虫,这种现象为研究宿主与寄生虫的演化提供了可靠途径;发现鸟的越冬地绦虫种类比迁徙地种类丰富,分析其原因,除温、湿度、中间宿主等生态条件之外,与鸟的迁徙有一定关系。太湖地区的绦虫具有北方型和随遇型,亦有世界性种类和东半球广布种,提出了两地区家禽和野生鸟类所寄生的共同种类的绦虫。  相似文献   
6.
云南哀牢山南部鸟类的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宝赉 《动物学研究》1988,9(3):255-261
哀牢山南延部分在云南省南部至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简称红河州)内,呈西北东南走向。南部为热带气候,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区。地势起伏虽不若滇西北三大峡谷之剧烈,但河口县与金平县内西隆山峰之高差却约达3,000米。这一南延部分区域内,植被类型复杂,花果繁茂,昆虫种类丰富。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导致了鸟类种类繁多昌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和云南爬行动物区系的一致性及其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大同 《动物学研究》1992,13(2):101-108
云南与川、黔、贵等邻近省区都属于东南亚的一部分。依据爬行动物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把云南爬行动物区系起源和演化与东南亚甚至南亚的爬行动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可能为解决东南亚及云南爬行动物某些类群的起源这一共同性问题,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本文将印度半岛、东南亚及其邻近岛屿现生爬行动物与世界范围的相同科级阶元的分布进行比较,并以古地质、古地理演变资料推论科级阶元同祖先起源地的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再将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邻近岛屿,云南高原及邻近地区爬行动物的科属种进行比较,以探讨地区间差异的规律性。运用新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变化观点阐明其物种或类群的迁移规律及其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1990年6月下旬,在新疆北塔山发现阿尔泰雪鸡 Tetraogallus altaicus (Gebl.)系我国鸟类一新纪录。 雪鸡在全世界已知有5种,按腹部颜色分为喑腹和淡腹两个组,淡腹组的腹部呈白色,包括阿尔泰雪鸡丁 T. altaicus (Gebl. )和藏雪鸡 T. tibetanus Gould两种;暗腹组的腹部成暗色,具细小波纹状花  相似文献   
9.
金建华 《化石》1992,(1):4-5
古植物学界一般认为,(陆生植物)起源于绿藻,即在志留纪末期至泥盆纪初期。由于造山运动,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原来生活于水中的绿藻中的丝状藻植物,开始向两个方向进化,一方面是进化到配子体占优势的苔蓟植物;另一方面是进化到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的最原始的蕨类植物,从而形成了第一个陆生植物群——裸蕨植物群。那么,植物的登陆又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发声和鸣叫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传递信息的反应形式,它支配着动物个体间,种群间丰富多彩的机能活动。由于种群进化水平的不同,动物发声与鸣叫的行为机能也存有较大差异。有的动物甚为发达,有的则停留在较低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