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2.
32P标记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感染Vero细胞,抽提病毒DNA,然后以核酸内切酶BamHI酶切,电泳结果2个型别的病毒DNA的电泳图谱均不相同。用非同位素标记的疱疹病毒感染细胞DNA酶切,电泳与32P-标记的病毒DNA图谱相比较,显示相同的结果。实验表明简单受染细胞DNA进行核酸酶切及电泳可用来进行疱疹病毒的分型。实验说明选择核酸内切酶进行酶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鳗鲡幼鱼耳石日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勃  解玉浩 《动物学研究》1992,13(3):201-207
本文报道采自辽东半岛沿岸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白仔鳗和经人工培育的当年幼鳗耳石日轮生长的观察结果。白仔鳗和幼鳗耳石平均直径均与体全长成直线相关。12尾白仔鳗耳石的平均日轮数146.3,据此推测其产卵期为11—12月。观察证实从咸淡水转人到淡水生活的幼鳗耳石的环纹有过渡带存在。  相似文献   
4.
吴强  楚雍烈  房益兰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63-168
联合运用HSV-1和HSV-2型特异性核酸探针对28株HSV临床分离株做了鉴定分型,并与应用HSV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三种免疫学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核酸探针与单克隆抗体之间的符合率为100%,但分型率不同,核酸探针为100%,单克隆抗体为64—82%。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HSV-McAb-APAAP桥联免疫酶染技术具有简便、敏感、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采用10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析了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335株DNA BglⅡ8种克隆片段共12个重组质粒。发现了HSV-2 DNA L链末端区域有限制酶切位点的变异并对HSV-2 DNA单一序列区域和末端重复区域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讨论。本文应用末端标记技术和末端杂交分析法对编码糖蛋白D的HSV-2 DNA BglⅡL片段和含有形态学转化基因的HSV-2DNA BglⅡN片段进行了详细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物理图谱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滴度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获得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获得能分泌较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途径,比较了用不同免疫方法得到的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对其产生有效瘤和高价抗体分泌瘤的影响。用不使小鼠致病的病毒(如NDV)或巳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时,以较高浓度加佐剂、长间隔(30天)、多次免疫效果较好。用能使小鼠感染的病毒作为免疫原时,以活病毒的亚致死剂量感染小鼠,取其脾细胞制备杂交瘤,效果最理想。有效杂交瘤产率高,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也多。探讨了从免疫方法着手,定向研制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糜烂病毒病因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491份宫颈拭子病毒分离结果表明:糜烂宫颈单纯疱疹病毒(HSV)分离阳性率(30.8%)是正常宫颈(2.6%)的11.8倍,用人干扰素治疗一个疗程后,病毒分离率下降至疗前的1/4.36例糜烂宫颈活体组织DNA分子杂交表明,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阳性者占52.8和,HPV-18占17.9%,HPV-6B占28.1%,HPV-11占7.7%,251例宫颈糜烂患者经人(?)D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双盲对比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8%,显效率达60%,分析临床疗效与HSV分离率的变化表明,临床有效病例中有35%(49/140)在治疗后病毒阴转,有57%在疗前疗后均未分离出HSV,有5%在疗前疗后保持阳性不变,有2.9%疗前阴性,疗后阳性,上述结果表明,HSV和HPV与慢性宫颈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la.  DV  汪亚东 《微生物与感染》1989,12(4):157-158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