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2.
高体近红鲌的生长与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体近红鲌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以2008年5—11月从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采集的540尾高体近红鲌标本为材料,对其生长与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高体近红鲌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龄特征显著。种群由1—4龄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龄个体为主。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60 m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g。总性比为♀∶♂=1.30∶1。体长与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基本符合匀速生长类型,体长和体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别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长拐点为2.85龄,拐点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繁殖高峰期为6—7月。Ⅳ期雌鱼的绝对繁殖力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体重相对怀卵量FW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径频率分布显示高体近红鲌为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到2012年7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鳃部寄生的指环虫进行了取样调查,以期了解该鱼指环虫的种群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高体雅罗鱼共感染了三种指环虫,分别为号筒指环虫、小刺指环虫、大翼指环虫,该鱼的总感染率为28.47%,平均感染强度为7.39(1—42)。感染率、感染强度在不同体长组的宿主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指环虫的感染率在30 cm以上的宿主中达到最大,为50%,而在L10范围内未发现感染;在不同体长组宿主中指环虫种群的分布类型主要为聚集分布,另外,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大翼指环虫(Dactylogyrus alatus f.major Linsyow,1878)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论文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高体雅罗鱼鳃上的国内已记述指环虫属虫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鳑鮍鱼类为5-5齿式,主行齿数目为最普通的形式.但鳑鮍鱼类咽齿全部为单行,没有2或3行咽齿存在,咽齿的形态也表现出光滑和有锯齿的变异,显示出一定的独特性.Nakajima对琵琶湖中高体鳑鮍的咽齿替换过程作了简单描述1.由于方法和材料的限制,在他的研究中没有早期的材料.本研究采用人工受精、孵化和室内养殖的方式,从早期材料开始,观察咽齿替换的模式和形态变化,同时对比养殖情况下,自然产卵在蚌内,孵化发育后刚从蚌体游出的仔鱼材料,分析高体鳑鮍咽齿发育的系统学意义和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5.
集群给动物带来安全、接触配偶机会等利益的同时,也存在增加竞争的风险。不同的物种以及生活史不同的阶段,动物会采取不同的集群策略。本研究设计实验,检验在繁殖期个体大小不同的高体鰟鮍对由同性个体组成的个体数不同的群体的偏好。结果显示,大个体雄性显著偏好于大的群体(第一次选择:V=72,n=12,P=0.0054;第二次选择:V=65,n=12,P=0.022),大个体雌性对不同大小的群体则无显著偏好(第一次选择:V=54,n=12,P=0.13;第二次选择:V=41.5,n=12,P=0.44);小个体雄性(第一次选择:V=59,n=12,P=0.0012;第二次选择:V=78,n=12,P=0.0013)与小个体雌性(第一次选择:V=75,n=12,P=0.0026;第二次选择:V=70,n=12,P=0.0083)均显著偏好于大的群体。这说明在选择加入某一群体时,大型和小型的雄性个体均主要考虑安全因素;而小型的雌性个体主要考虑安全因素,大型的雌性个体则同时考虑安全因素和繁殖竞争。  相似文献   
6.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3,37(6):1112-1117
以高体鳑鲏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个体大小不同的雌鱼和雄鱼进行性选择实验并验证性选择理论,对雌鱼的怀卵量和雄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也进行了检测。雄鱼对雌鱼的性选择实验结果表明,雄鱼对大个体雌鱼有明显的选择偏好;雄鱼选择雌鱼的次数及停留时间与雌鱼的体长、体高、产卵管长度等特征呈正相关。推测雄鱼是基于直接收益的角度,即最大限度的获得较多的后代及较高的后代存活率对雌鱼进行选择,因为大个体雌鱼拥有长的产卵管及绝对多的处于Ⅴ时相的成熟卵粒,可以提供较多的后代及较高的后代存活率。雌鱼对雄鱼的性选择结果表明,雌性高体鳑鲏对大个体雄鱼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好;雌鱼选择雄鱼的次数及停留时间与雄鱼的体长、体高呈正相关;大个体雄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比小个体强,能更快捷地找到并占领质量好的河蚌而成为领域鱼。从直接收益的观点看,雌鱼选择大个体的雄鱼可能是因为大个体雄鱼可以更加容易、迅速和便捷地寻找到质量好的河蚌引领雌鱼进行产卵,从而保证子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据文献记载 ,有关我国三代虫 (Gyrodactylinae)的研究始于 1 948年[1],迄今为止 ,已报道三代虫 42种[1—3]。作者在整理、鉴定三代虫标本时发现 ,寄生于两种鳃部的四种三代虫在我国均未见报道 ,其中有两新种 ,现记述如下。量度均以毫米为单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1 东湖三代虫 ,新种Gyrodactylusdonghuensissp .nov .(图 1 )宿主与寄生部位 :中华RhodeussinensisG櫣nther的鳃。图 1 东湖三代虫G .donghuensissp…  相似文献   
8.
高体鳑的生物学资料及个体发育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2月~2004年4月对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的生物学特性及个体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高体鳑鲏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体中,其生活温度为4~40.2 ℃;1龄即性成熟,繁殖期在每年的2~10月,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0.54%±4.05%(n=68),输卵管长(28.32±10.97)mm(n=68),精巢的成熟系数为6.19%±3.46%(n=45),输精管长(2.73±1.46)mm(n=45),产卵期水温12.6~22.3 ℃;亲鱼分批产卵,每批成熟卵子的绝对量为20~69 粒,平均47粒.高体鳑鲏个体发育分为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及成鱼期6个时期,分别记述了各阶段外部形态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发育以及不同时期出现的集群、摄食等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用离体血管灌流试验验证冯元桢等关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膜张应力逆血流方向累加的理论分析.用0.12N/m  相似文献   
10.
制革污泥林业利用场水域的鳑鮍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革污泥施入林地后,检测小流域地表水、土壤渗出水对鱼(Rhodeussinensis)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的诱变。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没有诱发鱼血红细胞微核率增高,制革污泥林业利用系统是安全的;但鲜制革污泥浸出水可诱发鱼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增高,故制革污泥如不加任何处理而随意堆放,会对坏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