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1987年9月至1989年8月,笔者对来自云南瑞丽的2只雄性马来熊成体和7只幼体(3♂,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进行了观察研究,本文报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饲料配方、幼熊感觉器官的发育、齿式的形成、外部形态的变化、体重的生长方法及行为。  相似文献   
2.
马来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照人脑源性神经神经生长因子(BDNF)基因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首次从马来熊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克隆到BDNF基因的编码区。对该基因所作的序列分析表明,马来熊和人BDNF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而与大熊猫BDN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在推导的多肽序列中,除在前导肽区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外,马来熊BDNF的成熟区与人和其他已报道的哺乳动物BDNF成熟区的氨  相似文献   
3.
马来熊的DNA序列分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平 《动物学研究》1996,17(4):459-468
马来熊在IUICN红皮中被列为受胁动物,其保护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研究了4只马来熊的线粒体DNA序列,其中1只来自云南,其余3只产地不详,但来自不同的搜集渠道,对于每个个体,我们测定了39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346bp的12SrRNA基因,98bp的tRNA基因和333bp的D环区序列,共计1174bp。经与黑犀牛序列比较,发现RNA基因的空间结构对基因的进化有显著影响,环区的进化明显快于茎区  相似文献   
4.
<正>在开展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喜马拉雅南翼沟谷地理单元(No.176)调查期间,我们于2013年08月31日09:00,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北纬28°16'59.8″,东经85°21'31.1″,海拔1 884 m)用佳能单反相机(Canon EOS 600D,EF 400 mm f/5.6 L USM)拍摄到单只熊科动物(图1),经过现场特征辨别,并与专家讨论,确认该个体为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我们发现的马来熊个体,胸前斑块呈黄白  相似文献   
5.
6.
圈养马来熊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用人工观察和红外摄像记录观察2种方式,对上海动物园的圈养马来熊进行行为学研究。建立的行为谱包括休息、走动、踱步、乞食、采食、爬树、探寻、擦痒、玩耍、追逐、嗅闻、示警、打斗、爬跨、舔阴、交配和排泄,将相关行为合并后归纳成6类,即休息、运动、乞食、刻板、社群和其他行为。马来熊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其次是运动和乞食行为。各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差异,运动行为(F=62.748,P<0.001)和社群行为(F=26.041,P<0.001)季节性差异极显著,刻板行为(F=4.667,P<0.05)差异显著,休息行为(F=1.857,P>0.05)和乞食行为(F=1.180,P>0.05)差异不显著。圈养马来熊具有明显的日活动节律,00:00-5:00和20:00-24:00是马来熊的休息高峰,6:00开始活动量增大,8:00-9:00是马来熊的正常进食高峰,同时,运动、乞食、社群等行为逐渐增多,乞食行为集中在运动场10:00-15:00游客多的时段。18:00之后运动逐渐减少,进入休息状态。春夏昼间行为比较,运动和刻板行为(P<0.05)差异显著。年龄因素,春季对休息、运动和刻板行为影响特别显著(P<0.001),社群和乞食行为的影响显著(P<0.05),夏季对乞食行为影响特别显著(P<0.001),运动、刻板和社群行为影响显著(P<0.05)。性别因素,春季对社群行为影响极显著(P<0.001),休息、乞食和其他行为影响显著(P<0.05),夏季只对社群行为影响显著(P<0.05)。秋冬间各行为差异不显著,室内和运动场的行为对比表明,刻板和休息多在室内,运动行为多在运动场,室内和运动场秋季的运动行为和社群行为差异显著(P<0.05),冬季的刻板行为差异极显著(P<0.0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