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2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38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胡中庭  王庆平 《生理学报》1992,44(4):355-361
Sokoloff's 2-deoxyglucose (2-DG) autoradiographic technique was used to identify changes of glucose metabolic rate in the rat brain following unilateral stimulation of the head of the caudate nucleu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local glucose metabolic rate after noxious stimulation was increased in the somatosensory cortex, cingulate cortex, ventroposterior and parafascicula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 septal area, habenular nucleus, head of caudate nucleus, periaqueductal gray (PAG) and dorsal raphe nucleus (P < 0.05). After stimulating the head of the caudate nucleus, the local glucose metabolic rate of nucleus raphe magnus (rm) and nucleus paragigantocellularis (pgcl)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at of the PAG and dorsal raphe nucleus had a tendency to increase, while stimulation of the head of caudate nucleus could partially abolish the increased glucose metabolic rate in the somatosensory cortex, cingulate cortex, ventroposterior and parafascicula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 septal area and habenular nucleus as induced by noxious stimula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audate stimulation is able to depress the activation of some brain structures related to nociception and to activate those related to antinociception. The pgcl, rm, PAG and dorsal raphe nucleus might be the key structur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audate stimulation produced analgesia.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对体感皮层分域组构的影响,在成年大鼠上观察了切断坐骨神经(SC)前、即刻和切断后数周内后爪皮层代表区的改变。在盐酸氯胺酮麻醉下,用微电极记录后爪皮肤轻触刺激在对侧体感皮层工区诱发的多单位反应,得出后爪的皮层代表区图。在16例中,8例大鼠观察了切断SC的即时效应。结果表明,不但SC代表区丧失皮肤反应性,原隐神经(SA)代表区的皮肤反应性也明显下降或消失,同时神经元自发活动也明显减弱。另8例大鼠在切断后数周内做了1~3次重复测定。在最初几天,原SA代表区范围内多数记录点的皮肤反应性仍未恢复,但在原SC代表区内,一些记录点转而对SA皮肤轻触刺激起反应。在随后数周内SA代表区进行性地扩张,占领了大部分原SC代表区。这一结果说明成年大鼠外周神经损伤可导致体感皮层发生显著的重组改变。  相似文献   
4.
用简化的Kohn氏碱洗脱法,观察了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对小鼠S-180肿瘤细胞DNA单链断裂及其重接修复的影响。激光HPD能导致S-180细胞DNA单链断裂明显增加,而且这种断裂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继续增多。在本实验条件下没有观察到HPD对X线的增敏作用,HPD不能增加X线所致的DNA单链断裂,也不能影响其重接。单链断裂重接动力学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论点。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3H-5-羟色胺作示踪,由大鼠侧脑室注入后用冰冻微观放射自显影和组织固定微观放射自显影平行探讨了针刺镇痛时中脑导水管壁及周围灰质部位5-羟色胺的含量定位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当电针达到镇痛时,在中脑导水管壁及周围灰质部位~3H-5-羟色胺的放射自显影象都呈明显增高,这表明在针刺镇痛条件下,~3H-5-羟色胺可迅速被中脑导水管壁及周围灰质部位摄取和储存,从而提示上述部位与针刺镇痛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大鼠的背侧皮肤表面和椎板分别记录刺激坐骨神经诱发的脊髓电位,并与硬膜上电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皮肤表面电位与硬膜上直接记录具有相同的节段性特征。从硬膜上经椎板至皮肤表面、反应潜伏时延长、电位幅度递减。各波峰潜伏时也相应增加。电位的波形、幅度与记录方式有关,但反应潜伏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将四组豚鼠在125dBSPL,1KHz强声中暴露3小时。一组动物于声暴露前后吸空气作为对照组。其余三组动物吸2ATA高压氧(HBO),每次30分钟。其中于声暴露前吸1次者为预防组;于声暴露后连续吸14天次者为治疗组;于声暴露前吸1次,声后吸14天次者为HBO防治组。声暴露后,各组动物短声诱发皮层听区电位听阈上升。对照组听力损失最重,达70dB;预防组和防治组仅损失53dB和51dB(同对照组比P<0.01);治疗组损失68.5dB。短纯音测昕结果与此类似。对照组耳蜗病理损伤长度平均为527μm;预防组和防治组分别为142μm和106μm(P<0.05);治疗组为295μm。由此可以认为HBO对声损伤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文中讨论了高压氧的预防机理及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刘均利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9,41(5):523-528
本工作研究了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可能作用。在胃粘膜损伤发生过程中、胃粘膜内非蛋白及蛋白结合的巯基物质含量均无明显降低。虽然半胱胺灌胃(132或264μmol)或皮下注射(132μmol)后均明显抑制消炎痛溃疡的发生,其抑制率分别为82%,92%和75%,但同样具有巯基的半胱氨酸却无保护作用。半胱胺(132μmol)皮下注射可使消炎痛大鼠胃酸分泌抑制46%,而灌胃则无此作用。两种途径给予的半胱胺均不影响胃壁结合粘液的分泌。这些结果表明,胃粘膜内巯基物质似不参与消炎痛的致溃疡过程。半胱胺在此种模型上虽有强烈的细胞保护作用,但似乎不是由于其分子上所带的巯基所致。因此,巯基物质在消炎痛引起的胃粘膜损伤模型上没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