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2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梗香草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方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鉴定出酸性成分75个,中性成分74个。在中性成分中鉴定出六氢金合欢烯酰丙酮、苯乙醇及香叶基丙酮等;酸性成分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及一些二酸。  相似文献   
2.
3.
数种昆虫5S rRNA结构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已知结构的昆虫5S rRNA的核苷酸顺序,发现同科、同目的昆虫比不同科、不同目的昆虫有较少的核苷酸差别.根据Kimura和Ohta(1972)提出的经验公式,绘制了数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图.结果表明,从分子进化得到的结论和经典分类基本上是一致的.根据DeWachter等(1982)提出的二级结构模型,归纳分析这些昆虫5S rRNA,发现保守位点与半保守位点(同一位点仅出现二种核苷酸残基)之和几乎占整个5S rRNA分子的100%.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湖北贝母生产中存在繁殖系数低的问题,研究了单鳞片砂培繁殖对提高鳞茎繁殖率的效果和原理。试验结果表明:1.单鳞片繁殖率为对照种鳞茎的5—9倍,2.低温(2—10℃)预处理4—8周和暗条件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子球形成率,促使子球迅速长大,3.植物激素(6-BA、KT、2,4-D)处理,有利于促进鳞片不定芽原基的分化,繁殖率为种茎繁殖的9—11倍;4.单鳞片繁殖的小鳞茎主要发生在鳞片基部的茎盘上,还可发生在鳞片的远轴面上,但不发生在近轴面。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7.
一、分类简史 Petrocosmea是由D.Oliver于1887年根据自湖北西部描述的P.sinensis Oliv.(花冠的上唇与下唇近等长)建立的。接着W.B.Hemsley分别于1895年和1899年根据云南东南部的标本描述了三个种,并根据P.iodioides Hemsl.及P.minorHemsl.的花冠下唇远长于上唇的特征建立了新组sect.Anisochilus Hemsl.。W.G.Craib于1919年发表了本属的第一篇校订,记载了当时已描述的15种,其中包括H.  相似文献   
8.
从大萼香茶菜叶中又分得一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大萼香茶菜丁素(macrocalyxin D)。根据光谱和化学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为[3]。  相似文献   
9.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6,(Z1):1-15
花萼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条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筒近筒形或漏斗状筒形;檐部二唇形,比简短,上唇正三角形或近半圆形,不分裂,下唇3浅裂。能育雄蕊2,位于下侧方,伸出;花丝着生于花冠简近中部或稍超过中部处,狭条形,直,有1脉;花药基着,宽卵形或长圆形,在腹面顶端连着或分离,药室平行,顶端不汇通。退化雄蕊或存在,3,位于上方,小,或不存在。花盘低杯状。雌蕊内藏;子房条形,2侧膜胎座不内伸,2裂,裂片极叉开,生有胚珠;花柱比子房短,柱头小,扁头状,与花柱等宽或比花柱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