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对钩端螺旋体脂多糖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L—LPS和E—LPS均能增强豚鼠腹腔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两者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胞体增大,并提高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的含量与活性。L—LPS可能对酶的合成具有较强的作用,而E—LPS相对增强酶的活性。两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小鼠在免疫3d后接受L—LPS,产生免疫佐剂作用,而在免疫前24h给予L—LPS,却导致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对22名健康青少年的唾液、沟裂菌斑、龈上菌斑及龈下菌斑中的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及专性厌氧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计算其在不同标本中占可培养菌的百分比及检出率。结果共分离到包括18个菌属的35种细菌。其中,链球菌、放线菌、奈瑟氏球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类杆菌、梭杆菌,奴卡氏菌及棒状杆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检出率及所占比例均较高,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中的优势菌群.通过比较还发现,其中一些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还采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法,镜下观察龈上、龈下菌斑中的螺旋体,并计算其相对比例.结果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相对比例明显高于龈上菌斑.  相似文献   
4.
5.
6.
从全沟硬蜱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从我国不同地区的全沟硬蜱体内分离的伯氏疏螺旋体的超徽结构特征。8株螺旋体长8.4-36.O,um,宽0.12-1.35μm,有1-9个左手螺旋,螺旋波长1.09-4.30μm,波幅0.38- 2.10um 。细胞末端形态有尖锐和略呈纺锤状两种。每侧细胞近末端有7、8和9根鞭毛三种类型。细胞内部未见空泡。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结果表明,全沟硬蜱分离株具有伯氏疏螺旋体的形态学特征,且有多种形态学类型。  相似文献   
7.
口腔厌氧螺旋体的分离培养在国内尚属还未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培养口腔厌氧螺旋体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及与梭形杆菌的共生关系进行了探索,制备出适宜于口腔各类厌氧螺旋体生长的“螺旋体大豆消化液选择培养基”(简称SSSM),使用本培养基从40例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分泌物标本分离出小齿密螺旋体19株,大齿密螺旋体4株,疏螺旋体4株,另分离出梭形杆菌21株,其结果显示出患者牙周袋及健康人龈沟标本中厌氧螺旋体及梭形杆菌培养阳性率二者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进一步揭示出牙周炎与口腔厌氧螺旋体之间关系密切。并对分离出的菌株做了常用抗菌素的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莱姆病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本刊重点介绍国内外微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有关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等的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临床感染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巢式PCR(nPCR)法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早期梅毒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来我院就诊,经临床综合分析为一期梅毒的患者195例和同期就诊的120例非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nPCR法对棉拭子标本和血液标本中梅毒螺旋体特异性基因tpp47进行扩增检测,所有标本同时做暗视野镜检和Tp—ELISA血清学检测。结果:nPCR法共检测出阳性标本176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3%和100%,明显高于暗视野镜检和Tp-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PCR法在早期梅毒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作为暗视野镜检和血清学检测的补充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