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以前的工作指出,生长抑素可以预防链佐霉素对大鼠胰岛B细胞的损伤。本工作测定给药前后大鼠血清和组织中Zn、Cu含量,以进一步观察链佐霉素破坏大鼠胰岛B细胞后生长抑素预防效应的可能机制。结果为:链佐霉素(STZ)(35mg/kg,ip)注射后24h的大鼠,血清Zn浓度下降,Cu浓度升高,Zn/Cu比值倒置;用生长抑素作预防性注射后,血清Zn浓度与正常对照水平相同,Cu浓度虽稍有升高,但Zn/Cu比值正常。保护组的血清Zn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极为显著。两组的Zn/Cu比值同样也具有显著差异。在给药后72h,血清Zn/Cu比值在各组之间仍呈上述关系,但差异减小。在大鼠胰腺,注射链佐霉素后胰腺组织Zn浓度未见改变,但生长抑素作预防性注射可使组织锌含量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在生长抑素对胰岛B细胞的保护机制中可能有Zn和Cu的参与。预防性注射生长抑素所引起的高Zn状态可能有利于机体细胞含Zn酶类的活性,增强已损伤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林奇  牛映斗 《人类学学报》1989,8(3):245-247
本文系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西安地区10例成人尸体和15例新生儿尸体的颅盖骨内Cu和zn的含量。结果求得成人颅骨中Cu正常含量(均数±标准差)为4.48±3.78mg/kg(干组织重);zn为597.05±472.54mg/kg。新生儿颅骨中Cu和zn的含量分别为1.96±0.76mg/kg;1160.38±859.71mg/kg。结果表明,成人颅骨内Cu含量高于新生儿,而成人颅骨内Zn含量显著低于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漆酶、铜蓝蛋白的脉冲激光光声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光声分析法,进行了漆酶和铜蓝蛋白的测定。探讨了入射激光能量。照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漆酶、铜蓝蛋白光声信号强度的影响以及18种金属离子与铜蓝蛋白的作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一种简单快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法——铜染色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作为分离鉴定生物大分子的有效手段已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临床工作,迄今为止,用于该技术的染色法多沿用考马斯亮蓝(CBB)和银染色。但上述两法均有其局限性,如蛋白凝胶染色前须经酸醛固定,不易洗脱且操作繁琐,脱色耗时。最近,Lee等报道一种SDS-PAGE负染色法,利用氯化铜分别与凝胶中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条件下,供试的林木、农作物及牧草种子均能在铅锌矿尾矿中萌发,其中萌发率与非污染土壤中的相近,多数种子的萌发速率低于对照组。供试植物幼苗出土30天内没有死苗现象,但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28.4%,复叶数减少34.1%,生物量下降52.6%.  相似文献   
6.
用四氮唑蓝光化学还原法对所合成的KCu(IDA)(Ser).2H2O、KCu(IDA)(Ala).H2O、Cu(IDA)(en)、KCu(IDA)(Gly).H2O和Cu(IDA).2H2O(IDA=N(羧基甲基)-甘氨酸,Ser=丝氨酸,Ala=丙氨酸,en=乙二胺,Gly=甘氨酸)等5种氨基酸一铜(Ⅱ)配合物进行了活性测定,发现它们均具有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其活性依次为0.34,0.4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农田重金属Cu2+和农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及其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人工饲料中分别和同时添加50 mg/kg Cu2+和0.039 mg/L阿维菌素(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LC10浓度),得到含Cu2+(Cu)、阿维菌素(Av)和同时含二者(Av+Cu)的3种处理的饲料,以正常人工饲料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室条件下用这4种饲料饲养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系统调查和记录其生长发育参数(幼虫历期、蛹历期、蛹重、成虫体重、生长速率、成虫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求偶行为参数(求偶率和平均求偶持续时间)、定向行为参数(起飞率、定向率、平均反应时间、飞过半程率和降落至信息素源率)以及繁殖参数(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Cu和Av及其复合胁迫(Av+Cu)对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Cu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的雌雄虫胚后发育期(幼虫历期+蛹历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短;而Av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雌雄...  相似文献   
8.
铜对大鳞泥鳅幼鱼的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流水和换水式试验,在水硬度为115mg/L(以CaCO_3计)条件下研究了铜对大鳞泥鳅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试验从刚孵出的幼鱼开始,流水式试验持续30d,换水式试验历时16d。结果表明,在流水条件下铜对泥鳅幼鱼存活有明显影响的可观察效应浓度最低是41.2μg/L,而无可观察效应浓度则为25.2μg/L。根据对现存量的影响,用换水式试验测得铜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为38μg/L,无可观察效应浓度是19μg/L。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尿铜蓝蛋白(CP)、肾损伤因子1(KIM-1)与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的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0例DKD患者(DKD组)的临床资料,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118例,另选取同期5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T2DM组和47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微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尿CP、KIM-1水平,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DKD患者尿CP、KIM-1与UACR、eGFR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K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CP、KIM-1对DK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年,160例DKD患者有42例发展为ESRD,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25%(42/160)。DKD组尿CP、KIM-1、UACR高于T2DM组、对照组,eGFR低于T2DM组、对照组(P<0.05);T2DM组尿CP、KIM-1、UACR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DKD患者尿CP、KIM-1与UACR呈正相关(P均<0.001),与eGFR呈负相关(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DKD分期4期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UACR(较高)、尿CP(较高)、尿KIM-1(较高)为DK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GFR(较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CP、KIM-1联合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DKD患者尿CP、KIM-1升高与肾功能降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尿CP、KIM-1联合预测DKD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分析铜蓝蛋白(CER)、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6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10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67例)。比较两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ER、SCCA水平,分析CER、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随访12个月,观察病情进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ER联合SCCA对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ER、SCCA水平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CER、SCCA水平均与Scr、BUN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FR、CER、SCCA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ER联合SCCA预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AUC为0.925,明显大于GFR的0.620(P<0.05)。结论:血清CER、SCCA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呈负相关,联合预测病情进展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