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09篇
  10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几种影响黑松针叶束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因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黑松针叶束为外植体,经离体培养形成小植株。返幼的短针时束(3~10mm)芽诱导率最高。芽诱导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1/2GD-1+BA0.5mg/L(单位下同)+NAA0.05+LH200和1/2GD-1+BA0.225+NAA0.001+GA_30.5。嫩梢生根率为1%,根数1~3条。从针叶束接种到小植株形成,约需200~240天。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育解剖学研究表明,秦艽根的初生结构正常,初生木质部四原型。次生生长早期阶段也是正常的,但天以后的次生生长过程中,由于木质部内部分薄壁细胞的分裂,且迅速 化成异常形成层细胞,并与原维管形成层相连,从而形成多个新的形成层环,将木质部柱分为几个子木质部。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不同生境旱生灌木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贺兰山荒漠地带三种不同基质生境的20种旱生灌木的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其共同特点是叶片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小,叶表具厚的角质层、表皮毛,气孔下陷、并具孔下室,叶向中栅栏组织发达;轴器官中木栓层细胞层数多,皮层较厚,机械组织发达,木薄壁组织及髓部细胞的细胞壁术化加厚,根内都具周皮、木质部的导管分子大小不一、频率较高。此外,根、茎、叶中普遍存在粘液细胞和草酸钙结晶,部分植物的根和茎内有异常维管组织。这些结构特征都与早生环境相关,而不同基质生境中生长的植物尚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乳牙列的大小直接影响恒牙的排列及(牙合)关系的建立,为预防及矫治牙(牙合)畸形,研究分析乳牙列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虽有一些测量乳牙列的文献报导,但测量工具多为游标卡尺,这对于牙列长度、周长及对称性的测量有一定困难,作者以简易牙列测量器在石膏模型上测定牙列的宽度、长度、周长及对称性。操作快速而简便,便于临床推广。现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火棘属果实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棘属植物的托附杯呈深杯状,具有5个分离心皮,子房半不位。托附杯发育成肉质果壁,主要藉细胞体积增大,子房壁全部石细胞化,发育成骨质瘦果状小果的果皮。火棘属的果实不是典型和梨果,是蔷薇科果实在演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类型。火棘属肉质果壁的厚角组织经过角隅减薄后再转变成厚壁组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连香树木材解剖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连香树木材特征较为原始,具导管和管胞,导管端壁斜、梯状穿孔板、具有超出穿孔板的三生螺旋加厚,管胞为原始的梯纹管胞,木纤维壁上具裂隙状纹孔,木薄壁组织离管型,星散状分布,木射线异型。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落叶松针叶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现代波谱技术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提取浸膏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从落叶松针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arixol (1)、(2R)-5,4’-二羟基-6-甲基-7-甲氧基-黄酮(2)、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3)、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4)、2’,4’-二羟基-4,6’-二甲氧基查尔酮(5)、异鼠李素(6)、4’,5-二羟基-7-甲氧基-8-甲基黄酮(7)、山奈酚(8)、β-谷甾醇(9)、豆甾醇(10)、胡萝卜苷(11)、香草酸(12)、对羟基苯甲酸(13)、二甲基罗汉松脂素(14)、15-二十九烷醇(15)。其中,化合物2,4,5和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浸膏在浓度为5100 mg·mL-1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5%70%、53...  相似文献   
8.
荒漠区植物光合器官解剖结构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功能的发挥以结构为基础,因此,植物光合器官(叶片或同化枝)解剖结构会对水分利用效率(WUE)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通过对黑河流域优势种灌木光合器官的解剖特征和表征WUE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分析,试图从解剖结构的角度为荒漠植物WUE寻求一个有效的指示指标。结果显示:(1)除花棒外,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δ13C值均高于叶状。(2)不同荒漠植物光合器官及不同组织厚度变化范围较广,叶厚度(Tl)或轴直径(Da)、角质层厚度(Tc)、表皮厚度(Te)、栅栏组织厚度(Tp)、海绵组织厚度(Ts)、贮水组织厚度(Ta)的最大值分别约为最小值的6.9、5.8、11、4、3.5和3.5倍。荒漠区多数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Da以及Te高于叶状。(3)所研究优势种灌木的δ13C值与Tl或D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19,P<0.01),与不同组织厚度(Tc、Te、Tp、Ts和Ta)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由此可知,从植物光合器官的解剖结构来看,荒漠区植物的WUE可以用Tl或Da来表征,叶片越厚,越有利于植物高效利用水分,且轴状光合器官植物的WUE高于叶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赤(瓜包)属(Thladiantha Bunge)、白兼果属(Baijiana A.M.Lu et J.Q.Li)和苦瓜属(Momordica L.)共11种植物叶片中脉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除苦瓜属一种外,其余10种的叶片中脉解剖学资料均为首次报道。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脉维管束的数目以及排列方式具有分类学意义,而种间和种内维管束数目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迁移和演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鲵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中国大鲵是我国特有濒危的两栖物种,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性别决定分子机制等问题的好材料。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著述颇多。本文对大鲵的生态保护、解剖发育、生理生化、遗传进化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回顾,也简要探讨了今后大鲵研究的主要工作,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