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膜蛋白对宿主细胞mRNA前体(pre-mRNA)3"非翻译区(UTR)加工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人肺上皮细胞系A549为模型,利用瞬时转染在细胞内过表达SARS-CoV-2膜蛋白;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系统性描绘宿主细胞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事件;Metascape数据库对发生显著APA变化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RT-qPCR验证靶基因3"UTR长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SARS-CoV-2膜蛋白外源表达后宿主细胞内共813个基因发生显著APA变化。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APA基因广泛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节细胞应激等生物过程,涉及病毒感染和蛋白质加工等。从中进一步筛选出AKT1基因,在IGV软件中显示3"UTR延长;RT-qPCR验证AKT1基因的3"UTR长度变化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结论 SARS-CoV-2膜蛋白潜在影响宿主pre-mRNA的3"UTR加工,其中参与多种病毒性生物过程的AKT1基因 3"UTR延长,且其编码的蛋白质功能在细胞内被激活。  相似文献   
2.
松香草体细胞染色体银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治廷   《广西植物》1990,10(3):211-213
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2n=14)全部染色体着丝点和第5及第7对染色体短臂端部显示稳定的Ag-带。第1,2和6对染色体长臂居间区各有一居间带呈不稳定银染正反应。推测第5和第7对染色体为NOR染色体NOR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短臂末端。  相似文献   
3.
木耳和毛木耳的极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和毛木耳(A.polytricha)的同一子实体弹射、分离30个单孢子并发育成单核菌丝体,各自分成3组,以10×10方式进行单核体两两配对。取两配对单核体交结处菌丝体块到新的平板上继续发育并插入无菌的盖玻片让其菌丝爬上。后利用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染色,在萤光显微镜下逐块检查配对后菌丝体细胞中核的数目。如果出现双核,再加以检查锁状联合以验证,则为配对亲和。不亲和者仍为单核。根据配对行为进行不亲和因子分配决定其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木耳和毛木耳担孢子的性别是由一对遗传因子A.a所控制。属典型性二极性(bipolar)异宗结合。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染色与冬青油透明技术显示花粉细胞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经Hoechst 33258(H33258)染色、乙醇脱水、冬青油(水杨酸甲酯)透明后,荧光镜检可透视到其中的生殖核(或精核)及营养核,冬青油能保存H33258荧光,减弱花粉壁自发荧光,增加花粉内含物透明度,因而观察效果比不透明时显著改进,用此法观察人工萌发的花粉管,可显示细胞核由花粉粒向花粉管转移的过程及其在花粉管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限制性内切酶诱发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限制性内切酶PstⅠ,SalⅠ,PvuⅡ和BamHⅠ处理CHO细胞后,发现其SCE率升高,与对照相比,前三种酶具有显著性差异。但这些酶诱导SCE的效应与其致染色体畸变效应相比则较弱,提示引起DNA双链断裂的限制性内切酶不是SCE的强刺激物。实验结果表明,BrdU取代胸苷不能消除限制酶对底物DNA的识别及裂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两个指标,测定大蒜匀浆滤液(GJ)对环磷酰胺(CP)诱变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GJ灌胃处理小鼠能降低CP(30mg/kg)诱发的微核率,差异极显著(P<0.01)。用GJ处理小鼠,除了CP高剂量(30mg/kg)外,CP中和低剂量(3mg/kg和0.3mg/kg)所诱发的SCE率均受到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大蒜有较强的抗诱变能力,具修复染色体损伤和DNA错误复制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小麦体细胞再生株(R1)的染色体变异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宁麦三号”等5个基因型的体细胞再生株(R_1)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异常行为。结果表明:再生株 R_1代有丝分裂时表现为染色体数量上的变异,最常见的有2n-2类型,其次是2n-1类型,也有少数为2n 1和2n-4等变异类型;再生株 R_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断片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并与各基因型细胞遗传程度上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SCE在鹌鹑胚胎细胞间的分布为Poisson分布;在染色体间的分布是非随机的,与染色体的相对长度成正相关(P<0.05),但也不完全按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布。着丝粒区的SCE相对很高,按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分布。胚胎的不同性别对每个细胞的SCE平均值无显著影响,但对性染色体Z上的SCE是否有影响还不能做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草鱼体内肾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化及交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确立了一个以草鱼体内肾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为指标的检测环境诱变或致癌物质的短期试验系统。采用硫堇-UV-Giemsa染色法,分析了草鱼体内肾细胞的SCD-2(注射BrdU后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分裂相的SCD)频率和SCE频率。用500微克/克体重BrdU体内标记5天,草鱼肾细胞SCD-2频率为8.58±0.22%;SCE频率为3.05±2.523 SCE_5/细胞。以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作为阳性对照,分析了化合物亚硝基胍(N-methyl-N~1-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和农药叶蝉散(Mipc)诱发SCE的能力。这项工作在评价水质污染方面将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瑞卿   《微生物学通报》1990,17(2):84-85
本文对八孢裂殖酵母、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等三株酵母菌的子囊孢子形成条件及染色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认为,八孢裂殖酵母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和醋酸钠琼脂培养基上均能产孢,而且在接种8小时以后就能产生孢子。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只在醋酸钠琼脂培养基上产孢,而且在接种24小时以后才能产生孢子。三种酵母菌的子囊孢子用碘液浸片法染色后着色效果不同,对八孢裂殖酵母的孢子染色是成功的,对酿酒酵母和异常汉逊酵母则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