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1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大锐 《化石》2003,(2):29-31
位于太平洋上的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巨大的岛屿 ,离非洲大陆并不太遥远。那是一个令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们都极为感兴趣的神秘之地。岛上的狐猴、变色龙、猴面包树 ,以及各种经历了数百万年地理隔绝而发展起来的奇异生物 ,引来了大批的生物学家。同时 ,岛上遍布的红色岩石与土壤中包藏的 2 .3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化石也使得那里成为古生物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地区。难得的化石宝库在马达加斯加的红层中 ,曾陆续发现了大批白色的恐龙与哺乳动物的化石 ,它们的生存时代大约在 2 .3亿年前———那是这两大类动物第一次出现在生物演化阶段的时期。这…  相似文献   
2.
Local host plant specialization in an insect herbivore may be caused by numerous factors, including host-specific natural enemy pressures or a local lack of suitable host-plant choices that are available elsewhere in its range. Such local specialization or "ecological monophagy', for whatever reason, may reflect reduced ability to behaviourally accept or physiologically utilize other allopatric hosts that are naturally used elsewhere by the species. We tested this feeding specialization hypothesis using the Tasmanian subspecies of Macleay's swallowtail butterfly, Graphium macleayanum moggana (Papilionidae), which uses only a single host-plant species, Antherosperma moschatum (southern sassafras, of the Monlmiaceae). Further north, this same butterfly species (G. m. macleayanum) uses at least 13 host-plant species from seven genera and four families (Lauraceae, Rutaceae, Winteraceae, and Monlmiaceae). Our larval feeding assays with G. m. moggana from Tasmania showed that certain Magnoliaceae and Lauraceae could support some larval growth to pupation. However, such growth was slower and survival was lower than observed on their normal southern sassafras host (Monimiaceae). We also found that toxicity of particular plant species varied tremendously within plant families (for both the Magnoliceae and the Monlmiaceae).  相似文献   
3.
科学新知     
《生命世界》2008,(2):6-6
胸大有脑!美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胸部饱满的女人比那些胸部偏平的女人更聪明,所以我们也许可以根据胸罩的尺寸来判定一个女人的智商。此项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李凯清  岳峰 《化石》2022,(1):13-16
披毛犀是泥河湾动物群的重要成员,也是泥河湾盆地(桑干河盆地)常见的化石种类.化石发现表明,披毛犀是泥河湾盆地远古人类长期形影相随的亲密伴侣.  相似文献   
5.
杜性森 《化石》1989,(4):14-15
从化石中发现,不少史前动物比现在的大得多。3亿年前左右的古蜻蜓,身长半米,翼展70厘米;七千万年前的大企鹅体长2米,而现在不过1.2米;远古时代的巨犀,肩高5.4米,重约20吨;巨猿高3米,重约150公斤;树懒高3米;海鸟翼展也逾5米。驼鸟的祖先,学者们认为是由翼龙类进化的,起初也许是可以飞  相似文献   
6.
张晓梅  王孝理 《化石》2016,(1):13-19
恐龙,这个地球上曾经无比强大的远古霸主,如今,仍然以其神秘莫测的身影和足迹激发着人类——当今地球霸主的无限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人类的探索中,恐龙留下了太多的待解之谜——起源之谜、兴盛之谜、演化之谜,还有灭绝之谜. 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破解所有的生命密码,但有一个密码却无疑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生命形式中,那就是:一个物种一旦产生,它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长久地生存和延续.  相似文献   
7.
王斯人 《化石》2016,(3):19-23
正大庆博物馆新馆是大庆城市大文化战略的重点工程,其建设及对外开放都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馆以"东北第四纪"为主线来贯穿全馆,诠释了大庆地区在第四纪时期古环境、古动物与古人类的发展脉络。新馆常设《东北第四纪自然环境》、《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大庆地区古代人类文明》三个陈列,展出了大量珍贵的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和嫩江流域古代文物,讲述这片地域数百万年的演化历史,使人们认识大庆乃至松嫩平原远古自然的沧桑巨变和  相似文献   
8.
徐洪河 《植物杂志》2011,(10):56-61
化石不仅能讲述远古时期的生命故事,古生物学家还从多种多样的化石记录中重建各个地质时期的陆地、海洋等各种生态景观。近年来.随着对吉生物化石研究的深入,对于远古肘期生物彼此之间的关系,即生态体系,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陆地生态系统一直广受关注,因为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大量生命形式都必须依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大锐 《化石》2007,(3):36-37
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大致可以分为肉食与草食两大类。陆地上的“肉食动物之王”当属老虎、狮子等巨型猛兽。那么,在远古时期有没有能和它们“对决”的猛兽或者其它的“肉食动物之王”呢?身披“盔甲”的“肉食动物之王”随着古生物化石发现的增加,人们终于对上述疑问做出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半日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是半日花科半日花属落叶小灌木,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荒漠地区海拔1000米至1300米山地。为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孑遗种,是生长了7000万年的远古植物。比具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和银杏还要早几千万年。植物学家将它及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