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温、施肥与种内竞争的交互作用对云杉根系属性的影响 物种竞争、气温和土壤养分是青藏高原东部高寒地区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素。虽然已开展了大量关于物种竞争、气温、施肥单因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研究,但关于这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还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测量根系属性(细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比表面积、根尖数、根系分支数等)、根生物量,以及根系养分吸收,研究施肥和增温对物种竞争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施肥、增温与物种竞争的交互作用对云杉(Picea asperata)生长的影响机制以及所采取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增温、施肥和竞争均提高了细根的氮、钾浓度,但并未影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等根系特征。然而,无论是增温、施肥,或是它们的联合作用,与物种竞争进行交互时,均增加了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系分支数和养分吸收。此外,施肥降低了根比表面积、比根长和单位面积的根尖数和根分支数,增温和竞争的交互作用使根比表面积、比根长下降,其他参数不受温度和竞争的影响。该结果表明,云杉在物种竞争、气候变暖、施肥及其交互作用下保持着保守的营养策略。该研究加强了对树木应对全球变化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根周转是地下生态过程的主要驱动力, 根属性指征了物种生态策略, 根寿命与属性是理解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和群落多样性的关键。目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周转等生态过程的直接观测资料缺乏。该研究对中亚热带江西樟树试验林场6个树种吸收细根动态进行了2年观测, 获取了2.8万张微根管照片, 分析了吸收细根寿命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根形态属性的关系。结果显示: 1)亚热带6个树种间吸收细根寿命变异为4.6倍, 变异系数可达73%。中值寿命排序为: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426天) >复羽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155天) >竹柏( Nageia nagi)(145天) >樟( Cinnamomum camphora)(126天) >东京樱花( Cerasus yedoensis)(93天) >深山含笑( Michelia maudiae)(92天); 2)树木吸收细根寿命年际、季节变异较大, 可能是适应伏秋旱、雨热不同期、年际变化大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结果; 3)吸收细根寿命与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与比根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明根的构建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寿命。这些结果为预测亚热带地下生态过程、揭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氮循环、物种共存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An Overview of the Biology of Reaction Wood Form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eaction wood possesses altered properties and performs the function of regulating a tree's form, but it is a serious defect in wood utility. Trees usually develop reaction wood in response to a gravistimulus. Reaction wood in gymnosperms is referred to as compression wood and develops on the lower side of leaning stems or branches. In arboreal, dicotyledonous angiosperms, however, it is called tension wood and is formed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leaning. Exploring the biology of reaction wood formation is of great valu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od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s, cambial activity, gravitropism, and the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plants. After giving an outline of the variety of wood and properties of reaction wood, this review lays emphasis on various stimuli for reaction wood induction and the extensive studies carried out so far on the roles of plant hormones in reaction wood formation. Inconsistent result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the effects of plant hormones. Both auxin and ethylene regulate the formation of compression wood in gymnosperms. However, the role of ethylene may be indirect as exogenous ethylene cannot induce compression wood formation. Tension wood formation is mainly regulated by auxin and gibberellin. Interactions among hormones and other substances may play important parts in the regulation of reaction wood formation.  相似文献   
5.
旨在生命机体与危险因子间建立生命物质信息对话平台,以物质化的信息,或信息化的物质的思维进行理解和推论,建立物质承载信息,信息通过物质的形式传递的思维模式,对生命信息中危险因子的属性、分类以及生命机体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方式进行分析,从以上两个方面不同角度阐述危险因子与生命机体机制信息的相关互动关系。在分析与解读的过程中,主张建立合乎自然生成逻辑的科学概念,而摒弃一些主观是非逻辑所推导建立起来的概念,还原生命物质和生命过程的本来生物学位置及性质;主张一元化的思考方式和整体性理解生命信息安全控制机制的核心部分。分析结果:就生命信息中危险因子的属性和分类进行了分析,指出危险因子具有生命信息属性和生命安全属性两个属性,依据危险因子物质来源的不同,分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绘出危险因子来源分类汇总图;从机体方面对危险因子识别方式不同,分为PRR识别方式和抗原(样)受体识别方式两类,并绘出危险因子识别方式分类汇总图。综合危险因子的属性、分类和生命机体对危险因子的识别方式,绘制出危险因子与生命机体机制信息的相关互动图,从保守性结构信息、生理产物信息、对机体损伤信息、代谢通路信息、对机体变应信息、精细纯外观构象信息及内在性核心信息7个方面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引证和分析,进一步阐释了生命信息安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岷江上游的农田边界类型图,结合坡面尺度上林农边界效应的分析结果,对林农边界效应在景观尺度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农田边界共有5种类型,分别是农田与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水体、建筑用地之间的边界,其中林农边界长2473.68km,占农田边界的37.57%,广泛分布在岷江干流及其支流的河谷中,在很大范围上影响着农田的土壤水分和生物多样性,对林地的影响相对较小;边界效应使林地边缘和农田边缘的土壤水分低于其内部,研究区有2103hm2的农田和371hm2的林地的土壤水分受到边界网络影响,分别占研究区农田面积和林地面积的2.33%和0.03%。由于土壤水分是制约研究区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且岷江上游的农田斑块面积较小且分布零散,因此应避免农林复合景观中边界密度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假设感染的食饵有恢复率和对捕食者有收获,研究了一个对部分食饵和全部捕食者具有寄生虫病感染的捕食模型.用定性理论证明了边界和正平衡点的稳定性.结论表明恢复率和收获率对正平衡点的稳定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境破坏的空间结构对集合种群续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破坏及其影响是生态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破坏数量,即遭破坏生境的比例,对物种续存的影响方面;其中最主要的结论是Levins原理和适合生境斑块最小数量(MASH),而关于生境破坏的空间结构的研究却比较稀少,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偶对近似引入到集合种群的研究当中,并替代原有的均匀场假设.然后我们对生境破坏导致的集合种群大小、空间结构以及分布等做了全面讨论.结果显示:随破坏比例的增加,集合种群大小将下降并且其分布将远离破坏生境.进一步聚集式分布结构将瓦解.随着破坏规则化的下降,集合种群将萎缩并使其聚集结构崩溃,在破坏生境周围集合种群起初将增加然后迅速消失.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对边界效应进行分析:不能用破坏比例描述生境破坏的程度和影响,而只能用破坏区域边界的长短来描述.根据边界效应,我们可以得出在一连通生境上物种保护的条件是生境破坏后剩余的适合生境比例应该大于破坏前原始生境的一半.居住在斑块环境中的物种比连续生境中生存的物种可以更好地抵抗生境破坏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依据粗糙集理论,采用基于差别矩阵的启发式属性约简算法,获取属性约简集,产生相应的决策表的决策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砀山酥梨病害诊断系统,为酥梨病害诊断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0.
回望早期的奥运会,说有“恍若隔世”之感毫不夸张。我们从体育这个特殊的尺度上,看到一个“世纪”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而带来这一“天壤之别”的主因,便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值得思考的是,现代奥运会创办的初始动机,恰恰是为了摆脱工业社会技术的异化和人的主体地位缺失,呼唤人的自然属性回归。但是百年奥运却走过了一条不断与科技结合,直到对科技高度依赖的道路,这究竟是逻辑的困境,还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