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生态意识产生的时代背景生态意识作为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产业革命以来二百多年,人类依据先进科学技术武装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地球表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化石》1996,(2):5-6
什么是“地球表层”周俊一、“地球表层”并非地表“地球表层”是一个科学概念,并非仅指地表。1883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根据当时地理学研究及其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地球表层”这一名称,并定义为地面以下岩石圈表面厚约几公里(洋壳4km,陆壳5~6km)的地...  相似文献   
3.
向可宗 《生态科学》1991,(1):108-110
广东省生态学会业已成立10周年了。10年来我国及世界生态科学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地球大气变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洞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并且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通过长期气候资料分析初步证实,全球气温变化虽有一定的波动性,但由于温室效应的加强,全球气温总的趋势是上升的。1989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戈德温·奥巴士曾发出警告:至2020年,地球气温将上升4℃,这将在生态平衡方面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美国  相似文献   
4.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其中84%的海洋水深超过2000米。深海巨大的热容量和碳储量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循环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可以说,我们若要在中长期尺度上对地球气候系统加以预测,就需要加强深海大洋巨大热容量及热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约71%,其中84%的海洋水深超过2000米。深海巨大的热容量和碳储量是地球气候系统的调节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循环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潇丽 《化石》2016,(2):18-22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气候、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存产生的重大影响。面对日益多变的气候变化,人们采取如何的应对策略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今天的气候变化的特点是晚新生代地球环境演变而来的,那么在漫长的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上,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祖先的起源、演化和灭绝等事件呢?古人类学研究表明,人类起源和演化具有阶段性,随着考古发现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科  相似文献   
6.
一年里任何一天,都会有花在开放,只是不一定都与你相遇。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曾有美丽和奇迹产生,只是不可能都被你发现。只有像郁金香那样艳丽夺目才高贵吗?只有  相似文献   
7.
电子病历的信息交换接口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病历中数据的特性,及其进行数据交换的需求,然后根据医学信息和电子病历的数据特性,分析了信息交换接口引擎的总体设计模型,阐述了总体设计的思路和模型.  相似文献   
8.
王大锐 《化石》2007,(2):20-21
以前的古生物化石证据使人们相信,蝙蝠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虽然不少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2006年,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在内蒙古的宁城地区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几乎完整的生着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十分贴切的名字——翔兽——它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早的会飞翔的哺乳动物。毫无疑问,翔兽的发现把哺乳动物的飞翔历史足足提前了7000万年!“化石宝库”里的新发现由于气候、独特的地质背景、以及尚不为人知的特殊原因使得蒙古高原成为古生物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寻找化石的“风水宝地”,那…  相似文献   
9.
南极地区苔藓剖面中地球化学元素的营养运移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小梅  赵俊琳  孙立广 《生态学报》2001,21(7):1079-1083
对采自南极的苔藓剖面上各层苔藓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的初步结论:地球化学元素在苔藓剖面上的分布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不同地球化学元素在苔藓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不同,这与元素在苔藓中的营养特征有关,研究发现元素Ca在苔藓体内,异常活跃,它极易被累积在新鲜苔藓体内,Zn也是苔藓易吸收的元素;地球化学元素在老新苔藓中的转移能力不同;底层苔藓的元素转移能力很低,中层苔藓中元素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上层苔藓中元素的转移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10.
南极地区苔藓地衣植物的地球化学元素营养富集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南极苔藓地衣中地球化学元素的营养富集特征,发现K,Ca为苔藓地衣中最活跃元素,主要以主动吸收的方式累积于苔藓地衣植物中,P极易富集在地衣的藻层,参与藻类的有机合成过程,苔藓容易富集环境中的S,Al,Si以被动吸收的方式累积于地衣中,同时Fe,Mg以被动吸收的方式累积于苔藓体内,根据元素的含量和营养作用,研究认为K,Ca苔地衣的大量无机营养元素,S,P为苔藓地衣的中等营养元素,Al,Si为苔藓地衣的环境累积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