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过氧化物酶原位复性电泳(SDS-POD-PAGE)技术分析了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部分肝切除后再热激(partial hepatectomyfollowing heat shock,PH-HS)和先热激再部分肝切除(heat shock follow ing partial hepatectomy,HS-PH)后肝再生期间过氧化物酶(POD)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PH中表达的POD基因种类(7个)>PH-HS(5个)>HS-PH(3个);三个模型的POD总活性为:HS-PH>PH>PH-HS.根据实验结果推测,POD在肝再生和肝损伤恢复中起一定作用。 Abstract:Expression difference of the peroxidase(POD)genes during liver regeneration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PH),partial hepatectomy following heat shock(PH-HS)and heat shock following partial hepatectomy(HS-PH)was analyzed by POD renatured electrophoresis(SDS-POD-PA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ed POD gene kinds in PH,PH-HS and HS-PH were 7,5 and 3 respectively,and that the total activities of POD in the three models were HS-PH>PH>PH-H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OD play some roles during liver regeneration and in recovery after liver damage.  相似文献   
2.
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钠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蔚文  张灼   《微生物学通报》1992,19(3):146-150
从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2株能降解LAS的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属于青霉属(Pr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帚霉属(Scopulariopsis)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研究了Aspergillus f-11降解LAS酶活诱导生成的条件及降解LAS的特点。还利用液相色谱对真菌和细菌降解LAS的产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3-甾酮-1-脱氢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甾体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简单节杆菌3-甾酮-1-脱氢酶基因(ksdD)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 )上,构建重组质粒pET-ksdD,利用IPTG诱导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4h后取样,分别对超声破碎后的上清和沉淀进行SDSPAGE和酶活分析,结果表明表达出的3-甾酮-1-脱氢酶的分子量大约为56kD,超声破碎后的细胞破碎液对4-AD的转化率较简单节杆菌提高了近10倍.  相似文献   
4.
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细菌的耐药谱及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前临床上分离G^-细菌的药敏状况和耐药机制及提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依据。方法 主要使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1999年3月-2000年3月全院住院病人的尿、痰、腹水、脓液、创面、前列腺液、血液等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G^-菌1152株包括27个菌属80个菌种,觉细菌是大肠埃希菌(16.1%)、铜绿假单胞菌(6.5%)、肺炎克雷伯菌(5.3%)等。G^-杆菌(除不动杆菌外)对第三代头孢霉素敏感率已降到(3.0%-76.1%)、对亚胺培南(80.7%-92%)、头孢哌酮/舒巴坦(58.8%-100%)、阿米卡星(41.4%-93.2%)、环丙沙星(30.5%-67.3%)较敏感;对第三代头孢霉素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高达35.0%-36.9%,大肠5埃希菌达21.8%-23%。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诱导酶(IB),铜绿假单胸菌高达51%-60.9%,弗劳地枸橼酸菌达4.5%-63.6%,阴沟肠杆菌达8.7%-35.3%。结论 目前G^-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ESBLs和IB0G^-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单用或第三代浆孢霉素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或氟喹酮类,第三代头孢霉素除非药敏提示否则不宜选用。  相似文献   
5.
海栖热袍菌耐高温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MSB8的一个β-半乳糖苷酶基因 (TM_0310).以海栖热袍菌基因组 DNA(GenBank登录号 AE000512)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带有 NcoI-HindⅢ酶切位点,克隆得到的该基因全序列为2019 bp,编码6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8.972 kD.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属于42族,根据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该β-半乳糖苷酶与 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1 来源的假想的β-半乳糖苷酶(GenBank 登录号 ABQ46628.1)以及Thermotoga sp.RQ2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GenBank 登录号 EDQ29256.1)同源性最高,均为95%.重组转化子经诱导酶比活可达2.08 U/mg 蛋白.粗酶液经过80℃热处理10 min,酶活残留70%以上,表明该酶有很好的耐热性,在高温工业环境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徐存拴  张为民  王莹  赵绪永 《遗传》2001,23(6):535-538
用过氧化物酶原位复性电泳(SDS-POD-PAGE)技术分析了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部分肝切除后再热激(partial hepatectomy following heat shock,PH-HS)和先热激再部分肝切除(heat shock following partial hepatectomy,HS-PH)后肝再生期间过氧化物酶(POD)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PH中表达的POD基因种类(7个)>PH-HS(5个)>HS-PH(3个);三个模型的POD总活性为:HS-PH>PH-HS。根据实验结果推测,POD在肝再生和肝损伤恢复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环境和地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 3种可降解聚β-羟基丁酸酯 (PHB)的菌株 ,编号分别为DS970 1、DS971 0和DS971 3。对其所产生的PHB解聚酶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 3种菌株所产生的PHB解聚酶均是胞外酶 ,同时又都是诱导酶。不同菌株分泌PHB解聚酶的规律不同 ,但酶活力达到高峰的时间均为 96h。 3种粗酶液的表观最适反应温度均为 40℃~ 45℃ ,对粗酶液的最适反应pH也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聚β-羟基丁酸酯解聚酶相关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不同环境和地域的活性污染泥中分离筛选出3种可降解聚β-羟基丁酸酯(PHB)的菌株,编号分别为DS9701、DS9710和DS9713。对其所产生的PHB解聚酶的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3种菌株产所产生的PHB解聚酶均是胞外酶,同时又都是诱导酶。不同蓖株分泌PHB解聚酶的规律不同,但酶活力达到高的时间均为96h。3种粗酶液的表观最适反应温度为40℃-45℃,对粗酶液的最适反应pH也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金钧 《生物学杂志》2006,23(3):61-61
根据酶的合成方式和存在时间,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可分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组成酶是细胞内一直存在的酶,它的合成仅受遗传物质控制即受内因控制;诱导酶是在环境中有诱导物(一般是反应的底物)存在时,微生物会因诱导物存在而产生一种酶就是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除取决于环境中诱导物外,  相似文献   
10.
环氧化酶—2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氧化酶有两种同工酶,环氧化酶-2(COX-2)是受细胞内外相应刺激如细胞脂多糖、细胞因子作用合成的诱导型酶。COX-2在基因结构、表达调控、编码蛋白、定位分布上均与COX-1不完全相同。COX-2是炎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诱导酶,在肿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