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了西伯利亚西部几个地点钻孔侏罗纪岩芯样中的植物微体化石。在有关组合中,Lycopodium sp., Coniopteris spp.和Gleicheniidites sp.的孢子少,Klukiasporites sp.极少;代表性花为有Pinus exilioides,P.disulgaus,sciadopites sp.和Classopollis;微体浮游植物占优势,例如Crassisphaera sp.,Tasmanites sp.,Pterospermopsis eurypteris. P.harti和Cymatiosphaera sp.颇丰富,有时出现Pareodinia sp.和Trichodinium sp.。虽然各个组合中孢子、花粉、微体浮游植物在含量上有变化,但总的组成在西伯利亚西部不同地区尚稳定,此等微化石的颜色或有变化,它们(特别是微体浮游植物)可用来检测沉积有机质受热变质的成熟度级别。  相似文献   
2.
侏罗纪菊石形态──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的深度标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侏罗纪菊石类化石的形态特征是其生存环境水深的良好标志,而通过对菊石壳体结构(体管和隔壁沟)强度的裂限水深(implosiondepthlimit)计算可获得半定量的水深数据。对西藏南部的聂拉木-古错地区的中保罗世阿连期至晚侏罗世提唐期沉积环境的分析,共识别出13个自水下20m到水下550m的陆棚至陆坡的不同水深环境。中侏罗世阿连-早巴柔期时,该区内的海水深度表明基本限于浅水碎屑-碳酸岩台地型的内陆棚环境,从晚巴柔至早提唐期间,沉积环境颇不稳定,互相转换于外陆棚和陆坡之间,尤以位于陆棚和陆坡转折端、水深150—300m的中等水深环境延续较长时间。相对下降较快的地块出现浊积底栖相沉积。而在晚提唐期则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外陆坡沉积环境。整个侏罗纪期间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海最大水深大概不会超过550m。菊石类所提供的年代格架及古生态研究所得到的水深数据,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本区中、上侏罗统所以有巨大的沉积厚度和复杂的沉积相组合,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特提斯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同沉积断裂为特征的张性犁式断层系和地垒-地堑地质构造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