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深圳大学校园建筑被誉为学院派跨世纪佳作,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深大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和许多大学比,其建筑结构与布局表现了先锋性(新)和独创性(异)、“异”指摆脱了老旧大学的传统建筑套路,“新”则在于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和超前意识,校园民人和环境的协调关系,努力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场”,顺应经济化的未来趋势,突出科技的地位和发展智能的重要性,寄寓“天地人和”的理想,从而使校园整体建构具有恒久的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植物园的发展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植物园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植物园的现状,为促进我国植物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改善,从战略的高度,提出如下设想: 1.要加强全国植物园发展的全面规划,使植物园的布局更加合理。 当前,应在没有植物园的省、区(如河北、西藏等)或大的城市(如天津、太原等)建立植物园,要在代表一定的自然气候带或不同植被类  相似文献   
3.
攀登计划,即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计划,是我国基础性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推动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地发展,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1 攀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性研究已成为有一定社会规模的事业。许多国家都制订了基础性研究发展计划,选择了一些重点项目,例如人类基因图谱、超导研究、人体新领域研究、行星探测、高能加速器、哈勃天文望远镜等,由政府重点进行投资直接组织推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洞庭湖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生态网络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空间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不平衡及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洞庭湖区为例,在3S技术支持下,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潜在生物多样性、形态空间格局的角度综合评价和识别生态源地及计算栅格单元的基本生态阻力;利用夜间灯光指数修正基本生态阻力;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构建加权评价模型,对源地的聚合度、离散度及廊道的生态连接贡献度进行评价;利用结构特征指数对综合网络、“源-汇”潜在网络及规划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 源地空间分布不均衡,林地、灌丛与水域三者面积之和占源地总面积的95.9%,位于研究区中部的洞庭湖湿地生态风险较高;源地离生态网络系统中心位置越近及到其他源地的平均最小累积阻力越小,聚合及离散的优势越强;高生态质量源地周围的中、高生态质量源地分布越密集,其聚合度、离散度越高;廊道离高生态质量的源地越近,表现为生态连接贡献度越大;林地、灌丛,尤其是河道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连接作用;“源-汇”规划绿道对“源-汇”潜在生态廊道形成了良好补充,与“源-汇”潜在网络相比,综合网络的αβγρ指数分别提高123.1%、25.8%、26.2%、74.6%;与“源-汇”规划网络相比,αβγρ指数分别提高了190.0%、31.1%、32.5%、114.6%。本研究结果能为洞庭湖区绿地生态网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70年代,联合国教设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高度统一,展开结合规划,使经济达到高效,环境科文组织在所倡导的研究"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一词。而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来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实现社会的进步,达到三者的高度协调,这是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所在。在围绕着社会建设这个主基调的基础上,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建实现和谐,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建设出来,这是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人类文明演进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生态城市规划,也是规划理念的精髓,本文着重探讨生态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海龙 《生物信息学》2019,26(11):64-70
美国州立公园与国家公园相比,更强调满足州内居民就近户外休闲游憩需求的功能,这使得其在美国整体公共户外休闲空间体系中占据特殊的位置。在中国第一次全面地研究了美国州立公园体系的发展、特征及与国家公园体系的关系,特别是以部分州为例研究了美国州立公园的分类、质量评估、可达性与空间分布评估等关键问题。研究认为,州立公园的意义在于既缓解了美国国家公园面临的巨大旅游游憩压力,也满足了大众户外休闲游憩的需求。这值得中国在目前构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予以借鉴。最后基于中国的实际需求与挑战,探讨了在省域/区域层次加强构建地方公园、保护地和游憩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戴伟  孙一民   《生物信息学》2019,26(9):83-92
三角洲地区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长期积累的生态问题也更加突出,暴露出的空间脆弱性问题日益显著。面对自然基底脆弱、自然灾害扰动趋势增强等因素在时空上的高度叠合,迫切需要提升三角洲地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扰动的能力。首先从景观角度分析三角洲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提出韧性规划是对现有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论点,认为鲁棒性、适应性、学习—转化能力是三角洲地区韧性规划的核心能力,系统性、协同性、底线性、预判性是三角洲地区韧性规划的主要思维特征。其次,进一步从优化整体格局、构建流动性载体、加强对韧性技术策略的研究和应用、重视跨尺度协作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格局—连通—关键点”的韧性规划框架。最后,阐述韧性规划作为三角洲地区规划转型的新理念,应用于具体案例的空间布局时须以人为本,依托自然环境,以自然流动性为规划导向;须基于预判式过程,充分构想能够应对不同情景的预案;须整合生态智慧与现代技术,明晰兼顾鲁棒性与适应性的功能分区管治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理学》第六版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中,表7—1有“营养学热价”的概念,但没有做任何注释,文中也未给出任何解释。笔者对此概念及其出处不甚理解,找到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生理学》教材和7年制规划教材《生理学》做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规划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刘洁  吴仁海 《生态学杂志》2003,22(5):118-122
回顾了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情况,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从19世纪末至今,从Howard的“田园城市”到MacHarg的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再到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城市生态对策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规划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生态城市建设服务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的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均为一次文献的连续型电子出版物(CD-ROM或DVD-ROM),其中有11种杂志(下列标*者)已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延续,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被纳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