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体外观察薰衣草精油和芦荟水提物对痤疮患者面部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为改善面部痤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梯度稀释法稀释薰衣草精油及芦荟水提物,纸片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精油和芦荟水提物对面部正常菌群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通过抑菌环的大小反应抑菌作用强弱,测定生长曲线以观察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 薰衣草精油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表皮葡萄球菌(P<0.05);两种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木立芦荟)对痤疮丙酸杆菌均无抑菌作用(P>0.05);库拉索芦荟对表皮葡萄球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P<0.05);木立芦荟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 薰衣草精油和芦荟水提物对痤疮患者面部主要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效果不同,薰衣草精油和木立芦荟水提物联合应用有可能通过调整面部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痤疮症状.  相似文献   
2.
非特异性脂质转移蛋白(nsLTP,non-specific lipid transfer proteins)在植物脂质转运和分泌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中克隆到2个II型nsLTP基因,命名为nsLTP2-1和nsLTP2-2,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生信分析表明,nsLTP2-1和ns LTP2-2分别编码119个和117个氨基酸,具有脂转移蛋白(LTP,lipid transfer proteins)保守结构域和8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它们处于两个分支,与同科的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相似性最高。基因表达分析显示2个基因均在花蕾中高表达,在叶片、茎和花瓣中几乎不表达,在花萼中的表达存在差异,nsLTP2-1和nsLTP2-2分别在成熟花萼和幼嫩花萼中表达量更高;2个基因在花蕾和叶片中的表达均受到强光诱导,且在花蕾中的表达均受脱落酸诱导,而叶片中nsLTP2-1和nsLTP2-2的表达分别受茉莉酸甲酯和乙烯诱导。亚细胞定位显示2个nsLTPs均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壁上,可能与次生代谢物的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3.
看见红艳夺目的虞美人、映山红和红玫瑰,你可知道那是用爱情的血染红的?看见互相拥抱的菟丝花和连理枝,你可知道那是爱人缠绵在一起的化身?看见百合、紫藤和薰衣草,你可知道它们象征着处于恋爱中的人们?……你是否了解这些与植物相关的爱情故事呢?请跟我走到植物背后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导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单一选育薰衣草链霉菌(Streptomyoes lavendulae)的研究结果,曾有摇瓶发酵单位提高18.3%的高产株获得,高产株已在国内应用。  相似文献   
5.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羽叶薰衣草(Lavandula pinnata L.)雄性不育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羽叶薰衣草花药4枚,每枚花药通常具4个小孢子囊.花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及十字交叉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发育早期、小孢子发育晚期.未观察到二胞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羽叶薰衣草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时期,细胞内物质解体并逐渐消失变成空壳花粉或花粉皱缩变形成为各种畸形的败育花粉.在此之前小孢子的发育正常.羽叶薰衣草小孢子不育机制体现在绒毡层过早解体、四分体时期以后各细胞中线粒体结构不正常、胼胝质壁与小孢子母细胞脱离、花药壁细胞中淀粉出现时间异常等. 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及十字交叉型.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造孢细胞期、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发育早期、小孢子发育晚期.未观察到二胞花粉期和成熟花粉期.羽叶薰衣草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时期,细胞内物质解体并逐渐消失变成空壳花粉或花粉皱缩变形成为各种畸形的败育花粉.在此 前小孢子的发育正常.羽叶薰衣草小孢子不育机制体现在绒毡层过早解体、四分体时期以后各细胞中线粒体结构不正常、胼胝质壁与小孢子母细胞脱离、花药壁细胞中淀粉出现时间异常等. 壁发育为双子叶型,从外向内分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4层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为四  相似文献   
6.
低温条件下不同抗寒性薰衣草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薰衣草内源激素与抗寒能力的关系,以抗寒性相对较强的狭叶薰衣草和抗寒性较弱的宽叶薰衣草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不同降温时期分别对叶片和根系取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和分析了内源激素ABA、GA3、IAA和ZR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薰衣草的叶片和根系中的ABA、IAA和ZR的含量随气温的降低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GA3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抗寒性强的狭叶薰衣草叶片和根系中的ABA、IAA和ZR含量均高于抗寒性弱的宽叶薰衣草,而GA3小于宽叶薰衣草。对薰衣草越冬起重要作用的内源激素是ABA。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薰衣草治疗睡眠障碍(SD)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关于薰衣草的相关文献,结合TCMSP数据库筛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 2个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靶点,再利用GeneCards、OMIM、TTD和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疾病基因,并经Venn工具得到两者交集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STRING 11.5数据库筛选置信度≥0.9的靶点,构建PPI网络。利用Enrichr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PyMOL 3.8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13个活性成分和192个潜在作用靶点,活性成分为亚油酸乙酯、木犀草素、乙酸芳樟酯、熊果酸及芳樟醇,hub基因为STAT3、MMP9、PTPN11、MAPK1及IL2;作用机制主...  相似文献   
8.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作为名贵的芳香植物,其生长、繁育、品质和产量均受低温影响。前期研究已获得1个耐低温薰衣草品种。该研究将对其处理的温度从20℃降至0℃,揭示薰衣草响应冷胁迫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同时结合薰衣草的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采用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分析相关耐寒基因,并探讨外施水杨酸缓解–10℃冻胁迫的可行性。研究发现7个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和转移酶的基因(LaFADs)、3个参与合成可溶性糖的基因(LaBAM1和LaSS2)、19个编码胚胎晚期丰富蛋白的基因(LaLEAs)及7个编码过氧化物酶的基因(LaPODs),这些基因在低温胁迫下均上调表达,指导薰衣草合成并积累保护物质,维持膜稳定性以应对胁迫。此外, 150 mg·L-1水杨酸预处理能有效缓解植株冻害,可作为低温保护剂。该研究丰富了薰衣草重要抗逆基因家族的遗传背景,为后续分子遗传学功能分析和定向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姚雷 《生命世界》2007,(12):64-69
每次想及薰衣草,总伴随着许多美妙的感觉,从古老神秘的爱情传说到精致温馨的各类精油,以及那些凄美缠绵的爱情影片……然而造物赋予薰衣草香气绝不是为了取悦人类,那么薰衣草如何产生香气,为何产生香气?本文将解开您的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