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71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携带杀白细胞素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是金葡菌产生的重要外毒素之一,PVL在其感染所致的坏死性皮肤损害和坏死性肺炎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且能在社区和医院传播。现在国内外对PVL阳性金葡菌的研究日益重视,本文就其感染的致病机制、感染状况、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等问题研究作一陈述。  相似文献   
2.
金针虫常见属的鉴别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履鸿  张丽坤 《昆虫知识》1990,27(4):233-235,248
<正> 我国对叩甲科(Elateridae)的分类工作不多,对其幼虫金针虫的鉴别研究更少。对出现的成虫的鉴别及其数量估计虽可大致反映为害种的情况,但与当地为害的幼虫种类未必总能准确对号。例如某地沟金针虫为害严重,但采到该成虫的机会和数量不一定很多;诱虫灯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蟹类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划线以31°N上下为过渡区,中部以汉水为界,113°E以东则逐步转向黄淮平原区,因此该省不仅是南北的转折,也是东西的交接地带。文中报道了两个新亚种:Sinopotamon denticulatum styxum S.depressum obliquum。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纹唇育蝽属和喙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维西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西香茶菜Rabdosia weisiensis C. Y. Wu产云南西北部海拔2600米沟谷中,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从该植物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两个二萜成分,一为已知成分trichorabdal A(2),一为新成分,命名为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 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C_(26)H_(36)O_9,mp 298—300℃,其~(13)C NMR谱显示存在三个CH_3,三个CH_2,八个CH,三个四取代碳,三个Ac,二个烯碳和一个羰基  相似文献   
6.
凹纹胡蜂与黑尾胡蜂蛋白氨基酸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弄清胡蜂蛋白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探索利用胡蜂作食品,作者对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 Smith与黑尾胡蜂Vespa tropica ducalisSmith成虫、蛹、幼虫、巢室、巢壳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灭幼脲引起两种幼虫表皮组织病变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引起黄粉(虫甲)(Tenebrio mclitor)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中毒征象和组织学病变.低剂量能引起幼虫蜕皮障碍,但看不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高剂量处理,不仅引起了严重的中毒征象,而且伴有明显的组织学病变:内表皮生长停滞,真皮细胞排列异常,在内表皮和真皮细胞之间出现附加层和球状颗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较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无样地法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锐齿栎(Quercus atiena var. acuteserrota)为优势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与大样地(0.5公顷)实测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无样地法中的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应用。认为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适用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用种点数曲线确定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最小点数为15个。  相似文献   
9.
陈世骧 《动物学研究》1992,13(2):133-137
本文报道了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柱萤叶甲属Gallerucida的三新种:基红柱萤叶甲G.basalis sp.nov.褐缘柱萤叶甲G.limbatella sp.nov.、小柱萤叶甲G.parva sp.nov.及一新纪录种:黑缘柱萤叶甲G.limbata(Baly,1878)。  相似文献   
10.
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非常显著(P<0.001)。在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荒漠沙蜥的体温约高于密点麻蜥3 ℃。荒漠沙蜥集中选择38-40 ℃的环境,密点麻蜥选择35-37 ℃的环境。荒漠沙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4-48 ℃,致死温度(TL[50])为48 ℃,密点麻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2-46 ℃,致死温度(TL[50])为46 ℃。两种蜥蜴对低温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温度为0- -3 ℃,致死低温(TL[50]):荒漠沙蜥为-2.3 ℃,密点麻蜥为-2.5 ℃。两种蜥蜴的这些差异与种的特征、栖息环境及体形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