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北菊属的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一  于丽杰 《植物研究》1994,14(2):152-153
《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六卷,第一分册,33页册注:“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sMoul.)是一个多型的种,有许多生态的、地理或生态地理居群,表现出体态、叶形、叶序、年房花序式样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极大的多样性”。例举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江苏等地一些生态型植物多型性种。笔者在辽宁葫芦岛采到几片生长的菊属(Dendranthema(DC)DesMoul.)植物,具形态与野菊D.indicun;以及甘菊甘野菊变种D.lavandulaofolium(Fisch.etTautv.)LingetShihvar.seticuspe(Maxim.)Shin相似,但其叶小裂片顶端钝,不为锐状长尖,花大,径入.5-2.5厘米,植株葡匐生长,为很好的绿化铺地植物。经过1990年、1991年、1993年三年三次一个植株种子连续栽种观察性状稳定,注定不是种的生态型,可以作种不分类等级处理。本文发表东北菊属植物新变种葫芦岛野菊Dendranthemaindicum(L.)DecMoul.var.huludoensisG.Y.Zhang,L.J.YuetY.J.Liu  相似文献   
2.
产地群众反映我国特有植物太行菊茶饮或药用效果远优于其近缘属的传统药食兼用野菊,为深入研究太行菊,本文比较研究太行菊和野菊不同器官醇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性以及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太行菊和野菊醇提液均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活性与提取温度相关;太行菊各器官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紫外-可见光谱吸收峰及总黄酮和多酚含量高于野菊对应器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黄酮和多酚对菊试样抗氧化活性有较大贡献,ABTS和DPPH两种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太行菊较于野菊可能具有更好的保健或药用功效,有待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紫花野菊叶表面毛状体结构和发育。较详细地描述和讨论了这两种毛的个体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野菊和甘菊的形态变异及其核型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形态地理和细胞学角度对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和甘菊D.lavandulifolium (Fisch.ex Trautv.)Ling et Shih的形态变异的规律和趋势,形态特征与核型特征的 联系以及野菊和甘菊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形态特征或从核型特征看,野菊和甘菊都是多型种,且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演化关系;根据对各类群形态特征和核型特征的比较,作者认为,杂交在野菊和甘菊多倍体起源及其核型进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两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神农香菊和野菊均为菊属(Dendranthema)植物。神农香菊D.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菊属的一个新变种,是武汉植物所在湖北神农架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香料和药用植物资源,它与原种野菊很近似,主要区别在于神农香菊的花叶根具浓香,叶片较小而质厚,深绿色,叶脉明显隆起,下面具极小腺体,头状花序  相似文献   
6.
7.
野菊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L.)Des Moul.]为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花期6—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灌丛、田边及路旁。野菊味苦辛凉,有清热解毒散瘀明目功效,可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疗痈疖疔疮。花的浸液对杀灭孑孓及蝇蛆也有效。其花、茎和叶均具有浓郁香气。其全草所提精油带凉喉似菊花的花香药草香气。为香料工业寻找新油源,我们剖析了野菊精油化学成分。结果见表1图1。(一)样品来源野菊采自四川省兴文县,经水蒸汽蒸馏得淡绿色野菊(全草)精油,得率0.25%,d_(25)~(25)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源野菊及菊花脑花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GC-MS法对来源于不同产地的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L.)及菊花脑(D. nankingene Hand.-Mazz.)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及鉴定。结果显示,河北产野菊、江苏产野生和栽培野菊、湖北产野菊及江苏产菊花脑花的挥发油相对含量分别为0.731%、0.226%、0.199%、0.219%及0.171%;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为樟脑(12.62%)和龙脑(8.06%)、2-甲氧基-1,7,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27.82%)和樟脑(27.56%)、2,6,6-三甲基-二环[3.1.1]-3-庚烯-4-醇乙酸酯(40.58%)和乙酸桃金娘酯(20.07%)、2,7,7-三甲基-二环[3.1.1]-2-庚烯-6-酮(25.10%)和2-亚乙基-6-甲基-3,5-庚二烯醛(17.66%)、龙脑(26.90%)和乙酸龙脑酯(18.60%)。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北产野菊花的挥发油成分与其他产地野菊花的挥发油成分差异显著,且菊花脑的挥发油成分与不同产地的野菊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9份药用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种源、4份野菊(D.indwum L.)种源、1份菊花脑(D.nankingese Hand.-Mazz.)种源和1份杂交菊花‘黄金菊’(D.indium×D.morifolium‘Gongju’)种源进行了遗传关系分析。从38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66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5.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取λ=16,25份种源可分成2大组,即野菊、菊花脑和杂交菊花归为一组,19份药用菊花种源归为一组;19份药用菊花种源又可根据原产地进一步分成2组,大部分原产北方的药用菊花种源的遗传关系较近,而大部分南方栽培的药用菊花种源也有相对较近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