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从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黄酮甙,经UV、~1H NMR、~(13)C NMR、EI-MS、FAB-MS等仪器分析,鉴定为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1)和山奈酚-3-O-葡萄吡喃糖基-[(2→1)葡萄吡喃糖基](6→1)鼠李吡喃糖甙(2)。正丁醇提取物以酸水解亦分离到山奈酚(4)。油茶饼正丁醇提取物中还分离到蔗糖,得率达2.3%。  相似文献   
4.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属(Vitis L.)约有70余种,原产我国的有31种或变种。在我国,葡萄属植物从海南岛到大兴安岭,从西藏高原到东海之滨均有分布。其分布之广,产量之大,种类之多,特性之丰富,在全世界各国是少有的。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对葡萄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曾收集了一些种或类型。西北农业大学自1978年起对原产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征集、保存和研究利用。现已从全国10多个省(区)收集保存有19个种和变种,共计100多个株系(单株)。初步建立起我国规模最大的中国葡萄野生种质资源圃。我国葡萄属植物有的种也被国外收集和研究,并认为我国的葡萄属植物中拥有丰富的抗病种质。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原产我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食品冷库中嗜冷微生物区系时,获得很多冷育型真菌。地丝霉和金孢菌类在这些菌中占优势。其中一菌在PYE上于18℃培养14天,菌落白色,厚毡状,中央常有淡黄色渗出液滴,菌落直径3 3ram,背面浅黄褐色,有辐射沟纹,老后仍为白色。菌丝分隔,直径1 O一2.0μm。该菌有明显的分生孢子梗,直立,宽度1.0—2.0μm,长10一25(一35)μm,无色或淡黄色,分生孢子梗具分枝,由分枝产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淡黄色,顶端者为梨形、倒卵形或楔状,间生者矩椭圆形或桶状,1.5—2.5×2.5—3 5(一4.0)μm,光滑、1一3成链。该菌生长温度范围为O一25℃,最适温度为18℃,30℃不生长。此菌产生果胶酶,但是不分解角朊。该菌从冷库中生霉的蒜苗上分离得。其特征与carmichael(1962),Domsch等(1 9 80)所订正的金孢菌属(Chrysosporium Corda)中各种,以及Sigler和Carmichael(1976),Oorschot(1980)所订正的地丝霉属(GeomycesTraaen)中各种均有显著的差异,而其性状符合地丝霉属的特征集要。故命名为光滑地丝霉 Geomyces laevis Z.Q.Li et Cui。 模式:菌株AS 3.4605 为模式菌株,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研究室;模式标本HMAS No.54875保存在该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葡萄孢盘菌属的一个新种: 蚕豆葡萄孢盘菌 (Botryotinia fabae Luet T.H.Wu sp.nov.)即蚕豆葡萄孢的有性阶段;并报道了新种子囊盘形成过程;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的一新种:乌蔹莓单囊壳Sphaerotheca cayratiae Z.Q.Yuan et A.Q.Wang sp.nov.。新种寄生于葡萄科Vitaceae植物角花乌蔹莓Cayratia corniculata(Benth.)Gagnep上,为单囊壳属的寄主科世界新记录。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内相似种的区别。模式标本存于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协同凝集试验诊断葡萄扇叶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协同凝集试验快速诊断葡萄扇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一个新的试验方法,即协同凝集试验,用于检测葡萄扇叶病毒(GFV).检出GFV的最低浓度为4ng/ml,其灵敏度与ELISA检测病毒水平相当,而且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
俞藤属—葡萄科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研究中国葡萄科植物过程中发现分布于中国亚热带、尼泊尔和印度卡西山区一些植物种自成一类,与葡萄科现有属的定义不符,命名为一新属-愈藤属(YuaC.L.Li)。文中讨论了它与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 Planch.)、崖爬藤属(TetrastigmaPlanch.)、乌蔹莓属(CayratiaJuss.)和蛇葡萄属(Ampelopsis Michx.)的区别,并在野外和栽培条件下观察了某些重要属级鉴定性状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表现,以证明其可靠。为了正确鉴定这个属和种类,给出了包括这些属在内的国产葡萄科植物分属检索表和该属的分种检索表,最后,讨论了俞藤属的地理分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