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3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二叠,三叠纪的菊石交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义刚 《古生物学报》1989,28(5):553-561
一、前言二叠-三叠系界线的讨论是当今国内外地层工作者瞩目的一大热门课题。长时期来,人们一直沿用以Otoceras带的底作为二叠-三叠系界线。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对此提出疑议。自笔者(王义刚,1984;王义刚等,1976)报道和对论了中国的Otoceras菊石群和二叠-三叠系界线定义后,殷鸿福等(1985,1988)、李子舜等(1984,1986)、饶荣标等(1985)也都不同程度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从相继发表的文献和笔者所掌握的材料看,进一步阐明二叠-三叠纪菊石交替,将有助于二叠-三叠系界线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二分抑或三分—关于二叠纪地质年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一、前言自从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齿菊石类化石在华南、苏联及伊朗各自的卓勒法地区、伊朗的阿巴德地区、日本北上山地、苏联远东地区及墨西哥考会拉地区的不断发现,致使在二叠系上部分出一个以含齿菊石类为特征的上统的意见日趋强烈。迄今,世界上尚未发现一条完整的,包  相似文献   
3.
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菊石序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地处低纬度下扬子碳酸盐缓坡台地较深水区 ,安徽巢湖地区的下三叠统由一系列泥、灰岩旋回层组成 ,并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通过对巢北平顶山和马家山一带上二叠统顶部和下三叠统多条剖面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在华南乃至低纬度特提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以属级分类单位为基础的下三叠统菊石生物地层序列 (从下而上 ) :Ophiceras Lytophiceras带、Gyronites Prionolobus带、Flemingites Euflemingites带、Anasibirites带、Columbites Tirolites带和Subcolumbites带。在提议的全球印度阶 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上 ,Flemingites Euflemingites带之底与牙形石Neospathoduswaageni首现点比较接近 ,可以作为本界线主要辅助标志之一。记述采自该区上二叠统顶部及下三叠统 ,尤其是印度阶 奥伦尼克阶界线附近的一些具有年代地层意义的菊石化石资料 。  相似文献   
4.
二叠纪菊石属Shengoceras的特大型标本在广西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研究标本壳体之大,在此类菊石中是罕见的,而且它的缝合线保存亦十分完美.标本体室虽已剥落,仅存留气室,但其壳径仍达101mm,推测完整壳体的壳径至少在150mm以上.标本系由我所张治平一年前得自广西柳州市.根据他所提供的地点及标本本身的特征,推断它可能来自广西柳江、来宾和武宣县一带二叠系的孤峰组.壳形及缝合线表明它即赵金科(1955)所记录、嗣后Ruzhencev(1956)更名为"孤峰菊石( Ku.fengoceras )”的一类化石,只是赵氏记述的标本壳径最大者仅为当前标本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5.
描述产于2西北部中三叠统上部兰木组的菊石化石8属11种,其中包括1新种。通过与欧洲、北美相应时期菊石序列的讨论和对比,建立该区中三叠世拉丁期晚期的两个菊石层-Protrachyceras-Joannites层和Frankites层。  相似文献   
6.
西藏北部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巴通阶-卡洛夫阶)菊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从藏北安多地区中侏罗统发现较丰富的菊石类化石,巴通期的菊石有OxyceritesoppeliElmi,Ho moeoplanulitescf. homoeomorphus(Buckman),H. cf. acuticosta(Roemer), Choffatiacf. vicentiMangold, Siemiradzkiacf. matisconensis(Lissajous), Proceritessp., Neuquenicerascf. yokoyamaiKobayashiandFukada和Indosphinctessp.。卡洛夫期的菊石有Oxyceritescf. subcotarius(Oppel), Macrocephalites? sp., Homoeoplanulitescf. furculus(Neumayr),Indospinctes(Elatmites) cf. reveliMangold和Reineckeitessp.。其中Indosphinctes,Indospinctes(Elatmites),Neu queniceras,Siemiradzkia和Procerites等属(或亚属)在西藏北部地区为首次报道。安多地区中—晚巴通期和早卡洛夫期菊石动物群凸现较强的地方性色彩; 晚巴通期ORBIS菊石带和早卡洛夫期KOENIGI菊石带是藏北地区菊石动物群扩散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7.
8.
记述产自西藏南部仲巴县的一个中国目前所知最年轻的菊石群,含2科4属6种,其中4新种。据菊石群面貌和它们所产出的层位可以划分出上、下两个组合带上部Pachydiscus.cf.Hidakaensis-Libycoceraszhongbaense组合带;下部Manambolitescujiangdingensis-M.Pivaeteaui组合带。产菊石的曲贝亚组的下段和上段的中、下部(82F50及其以下层位)为晚Campanian期,上段上部(即82F52及其以上层位)为早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9.
侏罗纪菊石形态──特提斯喜马拉雅海的深度标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侏罗纪菊石类化石的形态特征是其生存环境水深的良好标志,而通过对菊石壳体结构(体管和隔壁沟)强度的裂限水深(implosiondepthlimit)计算可获得半定量的水深数据。对西藏南部的聂拉木-古错地区的中保罗世阿连期至晚侏罗世提唐期沉积环境的分析,共识别出13个自水下20m到水下550m的陆棚至陆坡的不同水深环境。中侏罗世阿连-早巴柔期时,该区内的海水深度表明基本限于浅水碎屑-碳酸岩台地型的内陆棚环境,从晚巴柔至早提唐期间,沉积环境颇不稳定,互相转换于外陆棚和陆坡之间,尤以位于陆棚和陆坡转折端、水深150—300m的中等水深环境延续较长时间。相对下降较快的地块出现浊积底栖相沉积。而在晚提唐期则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外陆坡沉积环境。整个侏罗纪期间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海最大水深大概不会超过550m。菊石类所提供的年代格架及古生态研究所得到的水深数据,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本区中、上侏罗统所以有巨大的沉积厚度和复杂的沉积相组合,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特提斯被动大陆边缘发育的同沉积断裂为特征的张性犁式断层系和地垒-地堑地质构造的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东部龙爪沟群七虎林组菊石之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义刚  张静 《古生物学报》1994,33(4):509-517
梁中发和王义刚分别于1982年和1983年记载了产自黑龙江东部龙爪沟群六虎林组的菊石化石。这些化石标本保存相当差,均为压模标本,当时鉴定计有ArctocephalitespeideensisLiang,CalliphyllocerasyunshanenseLiang,OxyceriesyunshanensisLiang,Lobokosmoceras?sp.和Stenocadocerassp.(梁中反,1982);Arctocpthalites(Cranocephalites)hulinensisWang,Stenocadoceras?sp.和Gen.etsp.indet(王义刚,1983)9种。尽管他们记述菊石的产出地层名称不一,属、种鉴定也不相同,但这些化石确系产自同一层位或相当的层位中,而且都定其产出的层位时代为中佛罗世Bathonian期。最近,经重新研究这些化石的原标本后,认为它们应归于Kennicottia,Kossmaticeras和Pseudohaploceras(或为silesitid)这几个类型。从这几个菊石类型的地质历程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