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灵猫科3种兽针毛显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灵猫科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头部针毛显微结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1)3种动物针毛的长度大小不同;毛髓质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2)毛鳞片在近根部和近稍部形状存在差别,主体部分等面积鳞片个数大灵猫、小灵猫与花面狸两两差别显著,而大灵猫与小灵猫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差异有利于分辨灵猫科的3种动物.  相似文献   
2.
花面狸活动及冬休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花面狸昼夜、四季活动时间、节律、强度、范围随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性别和年龄在同一时期的活动时间、强度、范围还是有所不同。光、风、雨及异物异声对其活动均有影响。 分布在陕西的花面狸每年12月中旬入蛰,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出蛰,冬休历经75—85天。冬休对花面狸正常生活、繁殖、泌乳及幼兽生长发育等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果子狸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献资料表明,有关果子狸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区域性的动物学野外考察报告仅几篇涉及果子狸。目前,尚缺乏关于果子狸的基础生物学数据。鉴于果子狸曾被怀疑是SARS的疫源动物,故应立即开展果子狸的亚种及分布、野生种群与生境监测、繁殖交配制度与扩散行为等项研究。此外,还有必要研究果子狸的潜在疾病和预防,并开展人工养殖果子狸品系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占域模型解决了探测率常常被忽略的问题, 所需数据要求简单, 具有数据来源广泛、经济高效等优点, 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野生动物监测和研究中。本文综述了占域模型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 并以红外相机数据为基础, 总结了占域模型所要求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流程和基本原则, 同时以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花面狸(Paguma larvata)作为研究案例, 展示了占域模型的数据分析过程。最后根据近年来的发展和应用, 总结了占域模型的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花面狸选配和配种方式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面狸10—22个月龄性成熟,繁殖利用期母兽1—10岁,公兽3—7岁。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兽同质选配时,胎平均产仔3.39只,胎产3仔以上的占87.1%;异质选配时,胎平均产仔3.07只,胎产3仔以上的占64.3%。年龄选配以壮年配壮年最好,胎平均产仔4只,胎产3仔以上占100%;亚成公兽配亚成母兽,老年公兽配亚成母兽和老年母兽效果不佳。配种方式以一公一母、多公多母及双重配种效果好,胎平均产仔分别为4.3、3.2、3.06只,胎产3仔以上分别为100%、77.6%、72.2%。一公多母配种效果差,胎平均产仔2.86只,胎产3仔以上仅为57.1%。  相似文献   
6.
花面狸的分布及种群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面狸在陕西分布在北纬35°14′以南的地区,跨古北界,是广布种。栖在低海拔的山川、沟壑、浅中山的林缘、灌丛缓坡及干燥岩裸地。 在花面狸种群中,雌雄性比一般为1.3:1—1.5:1;雌性占58.5—60.2%;亚成体,成体占58.7%,花面狸是群性和领域性很强的一种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