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葵花籽油的提取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但其副产物向日葵盘、秸秆、葵花籽壳和饼粕等仍然利用不足.随着技术设备条件的优化及产业化条件的成熟,向日葵副产物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对向日葵花盘现阶段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了向日葵花盘中绿原酸、水溶性多糖、萜类化合物等重要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向日葵作物综合利用发展中出现的向日葵花盘副产物处理难问题,阐述了向日葵花盘的药用价值及其重新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方法,为向日葵花盘的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种参与了栽培牡丹的起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牡丹品种改良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牡丹资源,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记录,在全国尺度上对革质花盘亚组野生牡丹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革质花盘亚组共有5个野生种和1个杂交种,分布在秦巴山区、陕甘黄土高原和川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其中陕西省野生牡丹资源最为丰富,并在陕西省商南县和旬阳县发现了卵叶牡丹新的原生地分布点;同时对革质花盘亚组的种群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革质花盘亚组种质资源的药用、观赏和油用潜在利用价值和濒危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索金玲  彭秧  朱然 《生物技术》2010,20(2):74-77
目的:研究了向日葵花盘中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了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h,向日葵水溶性粗多糖得率为9.73%,其中温度是影响粗多糖提取的重要因素.结论:结果表明向日葵水溶性粗多糖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抑菌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试验,研究向日葵花盘(sunflower disc,SFD)水提物对引起马铃薯干腐病主要病原菌——硫色镰刀菌(Fusarium sulphureum)生长及其侵染不同马铃薯品种时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  相似文献   
5.
通过扫描电镜对澜沧荛花Wikstroemiadelavayi花部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旨在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花部发育形态学资料。澜沧荛花花部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呈远轴面向近轴面的顺序 ,但这一式样由于近轴面的器官在早期发育之后生长加速发生了转变。因此 ,花开放时所表现的所谓辐射对称 ,显然是由同一轮器官的异率生长所导致的次生现象。花盘发生于花萼筒基部的远轴面上 ,与花萼、雄蕊的发生间隔时间较长。花盘原基在下轮雄蕊着生处凹陷或间断 ,与之相对应 ,花盘裂片与下轮雄蕊呈互生。由此 ,花盘显然不是花托的一部分 ,也不是象花萼、雄蕊和心皮一样的独立结构 ,将其解释为雄蕊群的一部分更合理。花盘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及其着生位置同其他花部器官的发生和发育式样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对进一步阐明瑞香属Daphne和荛花属Wikstroemia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一定意义。根据对雌蕊群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观察 ,该种的子房是由一个近轴面的可育心皮和一个远轴面的不育心皮融合而成的单室子房 ,为假单心皮雌蕊。尽管荛花属和瑞香属均属于单室子房 ,但澜沧荛花的子房维管束中的腹束排列于中轴位置 ,而目前资料显示瑞香属植物的腹束接近于侧膜位置 ,这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向日葵盘中含有低酯果胶,果胶的分子结构,果胶分为高酯果胶和低酯果胶。从向日葵盘中提取低酯果胶,不仅可满足食品、医药工业中的一部分需要,还可以变废为宝。笔者通过实验较详细介绍从向日葵盘中提取低酯果胶的原理和真空浓缩乙醇沉淀法及铜盐沉淀离子交换法二种工艺方法及工艺流程,并获得17%的收率。同时对工艺中几种条件下提出了讨论。文章最后叙述了低酯果胶在食品、医药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扫描电镜对澜沧荛花Wikstroemia delavayi花部的形态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旨在为该属的系统学研究提供花部发育形态学资料。澜沧尧花花部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呈远轴面向近轴面的顺序,但这一式样由于近轴面的器官在早期发育之后生长加速发生了转变。因此,花开放时所表现的所谓辐射对称,显然是由同一轮器官的异率生长所导致的次生现象。花盘发生于花萼筒基部的远轴面上,与花萼、雄蕊的发生间隔时间较长。花盘原基在下轮雄蕊着生处凹陷或间断,与之相对应,花盘裂片与下轮雄蕊呈互生。由此,花盘显然不是花托的一部分,也不是象花萼、雄蕊和心皮一样的独立结构,将其解释为雄蕊群的一部分更合理。花盘的发生和早期发育及其着生位置同其他花部器官的发生和发育式样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对进一步阐明瑞香属Daphne和荛花属Wikstroemia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定意义。根据对雌蕊群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观察,该种的子房是由一个近轴面的可育心皮和一个远轴面的不育心皮融合而成的单室子房,为假单心皮雌蕊。尽管荛花属和瑞香属均属于单室产房,但澜沧荛花的子房维管束中的腹束排列于中轴位置,而目前资料显示瑞香属植物的腹束接近于侧膜位置,这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测可以确定向日葵的确具有明显跟随太阳旋转的向光性,但处于不同时期的向日葵有很大差异:处于花蕾早期的向日葵从日出到日落跟随太阳由东经南再向西运动且有明显的滞后现象.盛花期的向日葵花盘基本固定朝向东方,不跟随太阳运动,但仍有小范围偏转.  相似文献   
9.
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的系统演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芍药属牡丹组革质花盘亚组全部原产中国,它们对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栽培牡丹品种影响甚大。作者在对本亚组9种牡丹(含3个亚种)形态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花粉、染色体、蛋白质和DNA水平上的研究证据,提出了本亚组的系统演化的可能途径为:(1)卵叶牡丹→银屏牡丹→矮牡丹→圆裂四川牡丹→四川牡丹,(2)卵叶牡丹→凤丹→紫斑牡丹→太白山紫斑牡丹。另外作者对肉质花盘亚组的系统演化地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