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2篇
  15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精氨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报道了L-精氢酸产生菌诱变育种的研究结果。以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状杆菌AS1.542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多次逐级诱变,获得了一株能够积累大量L-精氨酸的菌株971.1。该菌属于组氢酸缺陷型,并具有对磺胺孤的抗药性。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直接发酵四天,产酸最高可达25·2 mg/ml,并具有较高的产酸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的葡萄生产中,早熟大粒优质的鲜食品种很少,而在为数甚少的早熟品种中,由于果粒较小,产量偏低,或抗性差,易裂果,或鲜食品质欠佳,均难以大面积栽培,以致形成巨峰,龙眼等中、晚熟品种一统天下,市场早熟葡萄奇缺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青蒿素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
禾谷类作物游离花粉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小黑 《植物学通报》1995,12(A01):21-24
  相似文献   
5.
激光诱变选育AC10菜用大青豆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性杂交和激光红宝石辐照交替进行,经10多年的研究、试验、选育出一个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特高的菜用大青豆-AC10。AC10菜用大青豆,系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迟播、产量高、效益好的品种。全生育期110天、80-85天采摘青毛豆、单产鲜毛豆700公斤以上,老豆单产160公斤左右。据农业部谷物测试中心分析,蛋白质含量48.32%,脂肪含量21.36%,合计69.68%。查新结果表明,为国内  相似文献   
6.
海水养殖和良种培育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平菇品比试验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品比试验的结果分析关耀辉,张树槐(朝阳市农业学校,122000)(朝阳市双塔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翠霞,牛东方(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玉芝(朝阳市农业学校)为筛选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的最佳品种,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益...  相似文献   
8.
用快中子照射红粒济宁3号小麦干种子,后代获得白粒植株,经选育而成白粒济宁3号。白粒济宁3号与红粒济宁3号比,除籽粒颜色差别外,籽粒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红粒济宁3号,而落黄性、籽粒饱满度、千粒重、产量均略低于红粒济宁3号,该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0余万亩。  相似文献   
9.
王玉元 《生命科学》1993,5(3):20-23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用一些已知化学结构的合成物质,在一定的敏感极限范围时期,可以有选择地诱导植物产生雄性不育,以此可以在育种工作中达到人工控制花粉形成,和生产杂交种子。这类化合物自70年代以来,已作为一种专门的商品生产出售,并命名为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CHA)。  相似文献   
10.
《生物工程学报》2023,39(7):3057-3058
《生物工程学报》:我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您认为有什么意义?对其他作物育种、食品动物(畜禽)育种、微生物育种和疾病生物治疗是否也有促进作用?季维智:中国首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是国家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管理的规范化逐步完善的重要标志。这也意味着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中国将有更加清晰和明确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