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磁学》2009,(14):I0003-I0004
日本理化研究所近日发表新闻公报说。其研究人员与美国同行经动物实验发现,负责合成转录因子Mina的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一特点与过敏症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I0013-I0013
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向大脑中植入电极,成功地使一位因伤陷入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达六年之久的患者辨认出了指定物体,并能做出准确的手势。该项研究有望对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病患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大脑皮层严重受损但其它关键部位保存完好的患者可能受益。相关论文发表在8月2日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4.
转基因小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大叶杨组组间杂交花粉-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叶杨为母本,分别与小叶杨、欧洲黑杨、响叶杨进行人工杂交,并以大叶杨×大叶杨为对照,观察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杨柱头细胞在授粉前表现生理活跃,含丰富的细胞器,壁外被含分支通道的角质层。接受大叶杨及欧洲黑杨花粉的柱头细胞内部仍有丰富的细胞器,膜结构保存完好。接受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的柱头细胞衰亡较快,授粉部位沉积厚的胼胝质,细胞内部液泡化,膜结构逐渐消失,细胞质电子密度加大。欧洲黑杨花粉行为与大叶杨花粉行为相似,花粉能迅速萌发,并以短管形式穿入柱头,异常行为罕见。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萌发后只有半数花粉管能以短管形式进入柱头,其中部分管内沉积胼胝质,另半数花粉管在柱头上表现各种异常行为——扭曲、爬行、肿胀、提前破裂释放内容物及先端沉积胼胝质。由各种花粉在大叶杨柱头上的行为和大叶杨柱头对各种授粉的反应判断,与大叶杨杂交亲和力在柱头阶段表现由强至弱依次是欧洲黑杨、小叶杨、响叶杨。  相似文献   
6.
李应兰  陈福莲  卜任  陈林   《广西植物》1988,(4):339-343
<正> 檀香(Santalum album L.)在印度的自然分布主要在温迪亚山脉(Vindhya ranye)以南,以后才被引种到奥里萨邦、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的部分地区,并在那里归化,自然繁殖生长。有的学者认为,现在印度虽是檀香的主要产区,但不是檀香的原产地;檀香的原产地应是印度尼西亚的帝汶岛(Timor),大约于二千多年前引入印度,然后逸为野生状态,分布区不断扩大。 华南植物园引种檀香初步取得成功后,自1968年以来,先后在广东的海南、湛江、佛山、肇庆、韶关、汕头等地区,以及广西、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区进行区域性试  相似文献   
7.
8.
邬建国 《生态学杂志》1992,3(3):286-288
日益加剧的人类干扰和景观破碎化已危及全球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重要也最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指导这一实践的理论和原则极为需要。本文试图综述与自然保护科学有关的几个学科在理论和实际研究(尤其是模型)方面的近期成果以及发展趋势,从而提出自然保护模型的发展方向。文中涉猎基于不同方法论、不同组织水平的模型,并对数学模型在自然保护科学中的作用和实用性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9.
DNA印迹(Southern blot)杂交法是研究DNA分子结构,变异及其组成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自1975年闻世以来,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分子病毒学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这些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该技术均需要首先将电泳后已变性的DNA从琼脂糖凝胶转移至支持膜上,因此,实验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吸印的效果,同时也受支持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应用DNA重组和分子克隆技术研究雄激素与大鼠储精囊分泌蛋白基因的相互作用。大鼠储精囊总m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dsc-DNA,并克隆于pBR322/X1776中。经原位杂交法筛选含有互补于雄激素调节的mRNA的三个克隆株,其中二株经信使选择杂交翻译法证实它们是编码54K和16.6K道尔顿的分泌蛋白质的基因。同时应用后者的cDNA作为探针进一步研究雄激素对处于不同生理态状下的大鼠储精囊mRNA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