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患者行游离保留SMAS术后的复发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游离保留SMAS联合全腮腺切除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腮腺肿瘤患者预后复发及预后存活情况的亚组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计算腮腺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复发和未复发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AJCC临床分期差异显著(P<0.05);预后死亡和预后存活患者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无显著差异(P>0.05);预后死亡和预后存活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AJCC临床分期和复发情况差异显著(P<0.05);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复发、AJCC临床分期与腮腺肿瘤患者预后存活情况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TNM分期、复发、AJCC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疾病相关因素是导致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临床早期可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术后复发和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改良腮腺肿瘤手术方法,以期最大程度恢复术后患者美容及功能。方法:采用以下改良术式:①采用隐蔽的面部除皱切口,避免了常规术式的颈部切口;②采用总干法解剖面神经,减少了面神经周围支损伤的机率;③保留耳大神经,避免术后耳垂麻木;④采用口腔修复膜,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⑤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腮腺切除后的凹陷区,避免了常规术式后的面部畸形。结果:采用该方法对36例患者行腮腺切除术,术后随访6月~4年,患者面部疤痕不明显,外形恢复良好,无面瘫,无Frey综合征出现。结论:改良的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ActaOto Laryngologia 2 0 0 2年 12 2卷 5期 5 41~ 5 45页报道 :在工业化国家 ,大部分头颈部癌症病人均需进行放射治疗。但离子辐射可导致唾腺发生纤维变性、脂肪变性和分泌唾液的腺泡细胞萎缩 ,从而导致唾腺的意外的医源性损伤。主要症状为口腔干燥 ,以及继发性粘膜炎、龋齿  相似文献   
4.
杨青 《蛇志》2010,22(3):298-299
腮腺肿瘤是涎腺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其中良性肿瘤约占2/3。恶性肿瘤占1/3。腮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以混合瘤最多见,其次为腺淋巴瘤。良、恶性腮腺肿瘤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目前手术治疗仍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腮腺手术中不同的面神经解剖,探讨其各自临床应用的利弊,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或病变患者65例,随机采用颧支、下颌缘支、颊支的逆行解剖法或主干顺行解剖法解剖面神经,切除肿瘤.术后7d,观察面瘫发生情况和评估面神经损伤程度,并随访6个月.结果:顺行解剖组(主干解剖组)术后面瘫发病率(13.3%)低于下颌缘支组(60.0%)、颧支组(46.2%)和颊支组(41.7%).结论:在熟悉操作的前提下,采用面神经顺行解剖法可减少面瘫的发生.腮腺手术在面神经主干显露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提倡采用顺行解剖法解剖面神经.  相似文献   
6.
目的:涎瘘为腮腺病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结合绷带加压包扎1周或2周时间,已经成为腮腺术后预防涎瘘的常规方法。本研究着重于评价单纯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后涎瘘预防的临床价值,并根据术后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涎瘘的关系,寻找最佳的拔管时机。方法:不保留腮腺导管的腮腺浅叶切除的腮腺疾病病人194例,分为传统加压组(第一组)和单纯负压组(第二组),第一组病人拔除引流管后继续加压包扎,第二组病人拔管后不再加压包扎;记录术后涎瘘情况,对比两组涎瘘率的差异,同时分析单纯负压组引流量、引流天数与术后涎瘘的关系。结果:传统加压组涎瘘率(11.6%)与单纯负压组涎瘘率(15.5%)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负压组,引流天数与涎瘘率对比无明显相关(P〉0.05),而引流量少于20mL与(20-30)mL对比术后涎瘘率差异显著。结论:单纯负压引流能代替传统拔管后继续加压包扎预防涎瘘,从而避免了因绷带加压包扎引起的诸多并发症;另外,在评估拔管时机时,引流量比引流时间更重要,且引流量小于20mL可作为最佳的拔管时机,这可作为一个指导临床治疗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腔修复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对腮腺术后Frey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我科近五年来施行的腮腺手术病人共75例,其中35例选择在皮瓣与腮腺床之间植入口腔修复膜,术后随访1-2年,以患者主观症状判断是否存在Frey综合征。结果:在未使用口腔修复膜的患者中,有29例(72.5%)出现Frey综合征的症状,在使用修复膜的患者中只有1例(2.9%)出现症状。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腔修复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有效预防腮腺手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名刊封画     
《生命世界》2006,(7):7-7
冰封北极;“隼鸟号”着陆丝川小行星;工程时代:生物学的未来;趋化因子的命运;胚胎的发育;腮腺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MR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腺淋巴瘤患者MR及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9.1岁。观察病灶的数目、部位、形态、边界、大小以及MR信号特点等。结果:12例中,单发9例,多发3例,共17个病灶。其中12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后下部,13个病灶为纵向生长椭圆形。T1WI上16个病灶为等或稍高于肌肉信号,1个含有高信号。STIR序列中等稍高信号者7个,10个含有大小不等的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强化者15个,明显强化2个。9个病例颈部可见中等大小淋巴结。结论:50岁以上吸烟男性,发现腮腺浅叶后下方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椭圆占位,STIR序列信号欠均匀,高度提示腺淋巴瘤。  相似文献   
10.
门美超  李赞  喻建军  田湘娥  冯永 《生物磁学》2011,(15):2875-2876,2843
目的:改良腮腺肿瘤手术方法,以期最大程度恢复术后患者美容及功能。方法:采用以下改良术式:①采用隐蔽的面部除皱切口,避免了常规术式的颈部切口;②采用总干法解剖面神经,减少了面神经周围支损伤的机率;③保留耳大神经,避免术后耳垂麻木;④采用口腔修复膜,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⑤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腮腺切除后的凹陷区,避免了常规术式后的面部畸形。结果:采用该方法对36例患者行腮腺切除术,术后随访6月~4年,患者面部疤痕不明显,外形恢复良好,无面瘫,无Frey综合征出现。结论:改良的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