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清栓酶、川芎嗪为抗栓剂加入葡萄糖中,经紫外线氧透照仪照射后输入静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单用抗栓剂组作对照,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发现抗栓剂加紫外线氧透照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紫外线氧透照后的葡萄糖作为载体,有分解出氧原子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并有激活清栓酶和川芎嗪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HFNC)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FNC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观察两组镇静剂使用、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FNC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时间均短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率(HR)升高,呼吸频率(RR)下降,且HFNC组的变化大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H值、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下降,且HFNC组低于nCPAP组(P<0.05)。HFNC组镇静剂使用、再住院例数均少于nCPAP组(P<0.05)。两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FNC可有效缓解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T细胞亚群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各49例。记录两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吸气/呼气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每千克潮气量(Vt/kg)]、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血清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CT、CRP、CD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T细胞亚群、潮气呼吸肺功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符松  单伟  马超  钟陈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7):798-800, 804
目的研究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及切口脓液病原菌分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对比两组对象血清CRP、PCT和ESR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患儿阑尾切除术后切口脓液病原菌的构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RP、PCT和ES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送检的100例脓液及脓性分泌物标本中检出细菌51例,检出率为51.00%。共分离得到病原菌55株(其中有4例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病原菌种类共13种,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70.91%),革兰阳性菌16株(29.09%),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9.09%)、肺炎克雷伯菌(10.91%)、金黄色葡萄球菌(9.09%)和铜绿假单胞菌(5.4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较为敏感。结论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患儿血清PCT、CRP和ESR水平较高,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在轻微性肝性脑病(MH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就诊的94例MH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 mg/次,2次/d,温开水送服)联合乳果糖口服液(20 mL/次,3次/d,口服)治疗,连用8周。对照组患者单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剂量、用法及疗程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血清内毒素(ET)、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和数字符号实验(DST)评分及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并比较肝性脑病(HE)的转变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氨、ET和NCT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DS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大肠埃希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E的转变率为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1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49)。结论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显著改善MHE患者智力测验结果,降低HE转化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紊乱,降低血氨水平,控制内毒素血症相关。  相似文献   
6.
??????? 目的 了解上海市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和方式的需求情况,提出做好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在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名门诊患儿家长和300名住院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广泛,教育方式的需求多样,对目前开展的健康教育,住院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要好于门诊患儿家长,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结论 通过满足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加强医护人员人文教育等途径来做好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眼外伤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眼外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视力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眼外伤的患儿实施预见性的护理,能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视力及满意度,降低致残、致盲率,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治疗肝硬化所致轻微性肝性脑病(MHE)的疗效。方法:将患有MHE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A组,仅接受肝硬化综合治疗),乳果糖组(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组(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组(D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乳果糖和枯草杆菌屎球菌二联活菌胶囊),每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后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观察患者的数字连接实验(NCT)、数字符号实验(DST)结果,血氨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C、D组NCT时间,DST分数及血氨均较A组改善明显,其中以D组最显著(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B、C、D组以上各指标逐渐改善,其中D组以治疗后2周效果最明显(P0.05)。四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中D组不良反应率最低。结论:单用乳果糖与单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均可改善MHE患者的病情,但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药治疗,且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价值。方法: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的91例出生后一天内的窒息新生儿,对其行脑电图检查,根据脑电图的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正常组、轻度异常组、中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对上述四组患儿进行随访,时间点为出生后3个月、6个月,采用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患儿的智能发育进行测评,对各组智能发育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91例患儿中,脑电图异常的有83例,异常率为91.21%,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临床分度基本一致;(2)对患儿随访至3个月时,轻度、中度、重度异常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运动发育指数的平均值与正常组患儿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3)对患儿随访至6个月时,轻度异常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运动发育指数的平均值与正常组患儿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重度异常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与运动发育指数的平均值与正常组患儿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脑电图检查结果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利,为临床上早期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PE)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3月~2015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PE临床症状将其分为PE组和非PE组。收集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病原学培养检查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对PE发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23例被诊断为PE,发病率为24.73%,临床主要表现为兴奋性、烦躁不安、谵妄等症状;PE组患者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肌酐、甘油三脂水平及真菌感染率均高于非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高APACHEⅡ评分和高甘油三脂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OR=3.221,2.973;均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PE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有较高的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肌酐、甘油三脂水平及真菌感染率,其中高APACHEⅡ评分和高甘油三脂是PE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