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低温(-100℃)用ESR检测和分析了大鼠肾缺血,移植和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ESR信号,发现在体(invivo)肾缺血1小时再灌注2分钟肾组织除了出现g=2.0040的醌类自由基以及g=1.9370和g=1.9730处与过渡金属离子有关的信号外,在低场区又出现一个很明显的信号(g=2.0812),该信号的位置同及LOO.的g  相似文献   
2.
本文调查98例尸体肾移植病例,发现医院内感染术前汉有25例(占25.51%),而术后院内感染则上升到66例,感染率高速67.35%,同时时原发病、住院天数、术前血透腹透情况、感染部位、术后留置导尿管情况以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术前及术后均以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主,术后泌尿道感染明显增加,与插留置导尿管有关。分离出206株病原菌,以绿脓杆菌、大肠艾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白色念珠菌为主。并以20种抗菌药物对10类病原菌进行了药物敏感度测定,给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术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分为A、B、C三组,A组(27例,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B组(20例,术后发生过敏肾功能异常病变但治疗后肾功恢复正常)、C组(13例,术后血肌酐水平持续增高肾功能异常者),三组均采用超微血管流成像术检测血管指数,比较不同组患者的血管指数并分析其与血肌酐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的肾移植长径、前后径、左右径、皮质厚度、叶间动脉阻力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的肾皮质血管指数(23.34±6.03%)明显低于A组(33.23±3.45%)、B组(31.23±4.23%)(P0.05)。肾功能异常患者肾皮质的血管指数较低,且随着血肌酐水平的升高而下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5)。结论:超声微血流成像术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评估可较好地反映肾皮质血供及术后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鹏  钱冬萌  王桐梅  宋旭霞  王斌 《生物磁学》2013,(25):4921-4924
目的:肾移植患者由于术前透析及术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显著增加了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原发感染和潜伏感染被激活的机会。观察HCMV感染情况与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肾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跟踪收集40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血标本,应用RT-PCR技术检测HCMV,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结合肾功能判断是否发生急性排斥或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结果: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率为52.5%,10例出现症状性感染(25%),出现阳性时间35.7±15.3天。症状性感染组CD3-bCD4+的水平和CD4+/CD8+的比值较无活动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均降低,CD8+水平较其他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症状性活动感染者与无活动性感染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活动性感染组急性排斥或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8例(38.1%),无活动性感染组发生1例(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能显著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尤其是CD4+/CD8+。并与急性排斥或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密切相关联,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对进一步机制的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联合全身麻醉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应激反应和疼痛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9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41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术前超声引导下QLB联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静息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有效按压次数,对比两组术后血清应激反应和疼痛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少于A组,有效按压次数少于A组(P<0.05)。B组拔管后、术后24 h血糖(Glu)、皮质醇(Cor)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24 h 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及5-羟色胺(5-HT)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超声引导下QLB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和应激反应,减少自控静脉镇痛中的舒芬太尼使用量、有效按压次数,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燕  张悦 《生命科学》2012,(1):69-73
雷公藤的提取物在中国被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已经有30年的历史。雷公藤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的特性,然而,毒性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深入研究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机制,将有助于其临床应用和降低毒副反应。对国内外关于雷公藤内酯醇对肾脏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两周内在本中心接受肾移植手术的6例患者中,有4例在术后60天内均出现发热、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等相似症状;综合骨髓穿刺、ELISA方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IgM等方法诊断为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后,4例患者病情均明显缓解。结论:(1)贫血是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人微小病毒B19的典型临床症状;(2)PCR检测和/或ELISA方法,结合骨髓穿刺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可诊断人微小病毒感染;(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肾移植术后人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PRCA的首选治疗方法,病情反复时,再次应用仍然有效。同时予以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等综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药学监护(PhC)对剂量校正全血他克莫司(TAC)谷浓度,免疫抑制治疗依从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38例肝肾移植接受者,将患者随机分为PhC(n=119)组与对照组(n=119),从肝肾移植术后3天到90天,PhC组接受由药剂师提供的PhC治疗,对照组由医护人员进行标准治疗,在移植后第1、3、5、和7天检测并比较患者校正全血TAC低谷浓度,并计算个体内变异性变异系数(CV)。比较两组患者巴塞尔坚持免疫抑制药物治疗量表(BAASIS)评分与临床预后。结果:PhC和对照组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12.4%vs 32.6±16.2%,P=0.674);预定义TAC目标浓度范围内患者比例无显著差异(均P0.05);第28天(16.7%vs.25.8%,P=0.135)与第90天(27.1%vs.24.6%,P=0.457)时,PhC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差患者所占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肝肾脏移植后3个月内,应用药学监护治疗与剂量校正全血TAC谷浓度的个体内变异性降低、依从性或早期移植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9.
乔振奎  付培德  张锐  李延龙  徐进志  徐万海 《生物磁学》2014,(6):1040-1042,109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犬自体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18 只体重匹配的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依达拉奉组(ED组)、生理盐水组(PS 组),每组各6只。S 组仅进行肾手术切除;ED组在阻断前在供体静脉内注入依达拉奉10 mg/kg,然后使用200 mL加入依达拉奉10 mg/kg 的UW液灌洗供体肾并在同样的保存液中保存供体肾8 小时,且再灌注开始时立即在受体静脉内给予依达拉奉10 mg/kg;PS 组同法使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4 h 后检测MDA、MPO、SOD、iNOS、eNOS等活性;术后24 h 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浓度;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PS 组MDA显著高于S 组及ED组(P〈0.05),PS组MPO 含量亦低于S 组及ED组(P〈0.05)。PS组SOD、eNOS 含量显著低于于S组及ED组(P〈0.05),PS 组iNOS含量高于S 组及ED 组(P〈0.05),ED组的肾损伤明显减轻。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并肺部感染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感染的症状及体症呈复杂多样化,变化迅速。肾移植后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多为混合性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如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真菌、军团菌及卡氏肺孢子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尤其是军团菌及卡氏肺孢子虫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感染逐渐增加。从临床表现判断肺部感染病因的诊断较困难,病原学检查需要特殊的检查手段如肺泡灌洗及保护性样本刷取样,胸部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早期CT检查更有意义。为了明确肺部感染的病因学,患者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X线表现进行综合考虑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