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4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4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徐诗伟  孙筱林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6):354-355
用反相HPLC内标定量方法测定18-甲基-3-甲氧基-8,14-开裂雌甾-1,3,5(10),9(11)-四烯-14,17-二酮微生物不对称还原成具有光学活性17β-羟基化合物的转化率。色谱采用μ-BondapakC14色谱柱;甲醇-水73∶27(V/V)为流动相,流量0.8 ml/min;UV 254 nm检测;雄甾-4-烯-3,17-二酮作内标。  相似文献   
2.
3.
20-羟蜕皮素对家蚕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戴玉锦  朱江 《昆虫学报》1990,33(4):398-402
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技术,详细观察了蜕皮激素(MH)对家蚕Bombyx mori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电镜观察表明,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对MH处理极为敏感.一经MH处理,其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的发生、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并且与MH处理时期及剂量有关:五龄前期适量MH(4μg/头)处理,能促进与丝蛋白合成有关细胞器的形成与发展,加速腺细胞的成熟生长;较高剂量(8—16μg/头)处理,则导致自噬体的过早发生.五龄中、后期MH处理,一方面促进了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的进一步发达,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噬体的发生数量;处理剂量越高,后一种倾向越突出.这些结果证明,后部丝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受MH调节.  相似文献   
4.
灵芝(赤芝孢子粉)化学成分的研究再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赤芝孢子粉的水溶部分分得2种含氮化合物,从脂溶部分得到8种单体和2种纯度较差的成分,根据物化性质,光谱分析等方法,两种水溶性成分分别鉴定为胆碱和甜菜碱,8种脂溶成分鉴定为廿四烷酸,硬脂酸,棕榈酸,麦角甾-7,22-二烯-3β-醇,廿二烷酸,十九烷酸,廿四烷,卅一烷,另外2种成分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和β-谷甾醇,但两者纯度较差,均混有少量的麦角甾7,22-二烯-3β-醇。  相似文献   
5.
天名精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天名精全草中分得天名精内酯酮,特勒内酯,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其中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膜蛋白溶脱剂溶脱大鼠脑M胆碱受体的结果,其中0.5%CHAPS,0.35%洋地黄皂苷和10%甘油的混合液效果较好,可溶脱30%的受体,并得到22%有活性的受体。溶脱的受体有较好的稳定性,与膜结合受体有同样的配体结合特异性,可饱和性及可逆性。平衡结合及动力学研究表明溶脱受体和膜结合受体对[~3H]QNB有类似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7.
脑室注射6-羟多巴胺对黄鼠冬眠入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脑室内注射化学去交感药物6-羟多巴胺(6-OHDA)的方法,观察了人为地降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系统活动对达乌尔黄鼠入眠的影响。结果表明:脑室注射100-200μg6-OHDA使脑内NE含量减少50%以上,明显促进黄鼠入眠,平均入眠诱导期比自然冬眠动物明显缩短,整个冬眠季内冬眠时间延长,冬眠黄鼠仍具有正常的入眠觉醒周期。这些结果提示脑内NE系统活动水平降低是触发动物入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满天香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运昌  刘绍华  程菊英   《广西植物》1992,12(1):83-87
采用Finngan-4510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电子计算机联用(GC/MS/DS)技术,辅以~1H NMR,~18C NMR和化学的手段,对广西龙州产满天香精油进存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出37个组分,鉴定了其中26个,占精油总量的97.40%。其主要成分为薄荷酮(51.09%)、异满天酮(7.95%)、(+)-新薄荷醇(19.42%)、枞油烯(5.71%)、薄荷醇,β-水芹烯等。薄荷香是一种富含薄荷酮、薄荷醇的新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