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星花绣线菊中的一个新二萜——绣线菊内酯B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星花绣线菊(Spiraeajaponicavar.stellaris)根中得到1个新的Atisine型二萜,命名为绣线菊内酯B(1)。通过光谱分析测定了其结构,此外还得到了9个已知化合物,包括1个atisine型二萜-spiraminol(2)和8个二萜生物碱,spiramineA,B,C,D,F,H,P,Q。  相似文献   
2.
蒙古绣线菊(SpiraeamongolicaMaxim.)系蔷薇科绣线菊属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种民间药。性温,味微甘,有生津止渴、治腹水的功效(青海省生物研究所等,1972)。化学成分未见报道。为探讨其入药的化学基础,我们研究了它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
1植物名称李叶绣线菊(Spiraea prunifolia Sieb.et Zucc.)。 2材料类别带叶柄的幼嫩叶片。  相似文献   
4.
Two new hetisine-type C20-diterpenoid alkaloids named spiraqine (1) and 6-hydroxylspiraqine (2), and four known alkaloids, namely spiredine (3), spiradine A (4), spiradine B (5), and spirasine V/VI (6),were isolated from Spiraea japonica L. f. var.fortunei (Planchon) Rehd. The structures of the alkaloids were elucidate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alysis (1H-NMR, ^13C-NMR, DEPT, HMQC, and HMBC) and mass spectrometry data.  相似文献   
5.
华北绣线菊二萜生物碱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华北绣线菊小叶变种中分离得到的总碱和 9个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及其衍生物体外对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花生四烯酸 (AA)和二磷酸腺苷 (ADP)三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构效关系。结果表明 ,华北绣线菊小叶变种中总碱对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9个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中 ,有 8个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其活性与分子结构明显相关 ;此外 ,hetisine型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总碱及生物碱对AA诱导的聚集影响不明显。提示hetisine型C2 0 二萜生物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相似文献   
6.
绣线菊属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粉花绣线菊复合群的化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粉花绣线菊复合群中二萜及二萜生物碱的结构特征,仿生合成及化学的相关性为基础,结合地理分布以及细胞学和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资料,讨论粉花经菊复合群的化学分类,(1)具缩醛和二萜可能是绣线菊二萜生物碱的生源合成前体,(2)粉花绣线菊复合群是绣线菊属中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类群;(3)我国西南尤其是横断山区是该复合群近代分化中心,有要能是起源中心;(4)对某些变种进行归并。  相似文献   
8.
取北方常见的18种绣线菊,用200条RAPD随机引物进行扩增,选出10条引物扩增出的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图谱进行数据分析。10条引物共检测出51个位点。对凝胶电泳得到的谱带统计结果并赋值,用IDAnalysis 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仅需6条引物对应的7个位点可将18种绣线菊完全区分。在RAPD扩增过程中,找到三裂绣线菊的特异标记SL700,并将此标记转化成SCAR标记,这一特异标记在分子水平可将三裂绣线菊与其他17种绣线菊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两种绣线菊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处理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维双向电泳法,研究抗寒能力与光合能力不同的金山绣线菊与华北绣线菊,低温锻炼处理对蛋白质表达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锻炼处理对2种绣线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显著不同,在低温锻炼与脱锻炼处理中,金山绣线菊产生低温诱导特异蛋白,华北绣线菊没有低温诱导特异蛋白表达;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表明,华北绣线菊与金山绣线菊经过低温锻炼后发生蛋白质差异表达,经质谱鉴定其中的3种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别为2种未知新蛋白,2种未知蛋白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分别为VSHLAGFSSNNPK、LKADKPTLLSEAK;DPNDHPNPFTVK、DGNGFFLYLLDPDSSK、NGDGMFLYLLDGLESK,另一种差异蛋白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低温锻炼处理使绣线菊中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绣线菊属二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铁娟  赵一之 《植物研究》2000,20(4):361-364
灌木,高约1m。枝条圆柱形,褐色,具灰色条状剥落的树皮;幼枝褐色或紫褐色,密被短柔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具数枚褐色鳞片,外面被短柔毛。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24mm,宽3~12m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全缘或先端具3~7齿,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羽状脉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1~2mm,密被短柔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