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0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150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晓燕  曲音波 《生命科学》1999,11(A01):55-59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法,选用国产聚合物固定相GDX-104,在3m的柱子上成功地分离和测定了反硝化作用中产生的N2O,从而可得出反硝化作用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对于研究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的动态有直接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三觉  翁志成 《生理学报》1988,40(5):437-443
在大鼠尾部,重复压力刺激皮肤感受野,当间隔时间小于2min时,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的单位放电数随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减少。压力与辐射热交叉刺激同一感受野,随后刺激的放电数也显著减少。皮下注射致痛剂引起持续性放电的背景上,分别向感受野施加按压、辐射热或电针刺激,随着放电增多后出现一个放电减少的过程。刺激支配尾部的交感神经则使减少的放电显著增多。结果表明,多觉型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刺激兴奋后有个感受性降低的过程。本文讨论了这一过程在按摩、针灸缓解痛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区硅质磷片金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11月,在武汉植物所的3个池塘及东湖附近的池塘内采集的标本中,含有大量的具硅质磷片的金藻,共11种,分别隶属于Spiniferomonas, Paraphysomonas, Chrysosphaevella, Mallomonas和Synura 5个属。本文提供了这些藻的硅质磷片、刺及毛的电镜照片。这些藻在中国研究得很少,许多种都是第一次报道,它们中的大多数在世界上其它一些地区也是普遍出现的,有些则毫无疑问地属于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5.
用混合细菌89-01固定化细胞去除合成洗涤剂废水中LA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一组能去除LAS的混合细菌89-01,以及该混合细菌固定化细胞在去除模拟合成洗涤剂废水中LAS时的某些性质。最适温度37℃,最适pH值为3,该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基本良好。用其固定化细胞柱连续处理模拟废水,当进水中LAS为50mg/(?)时,出水中LAS的去除率可达60—80%。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时大鼠肺组织中β—肾上腺素受体的变化与膜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邢成  吕宝璋 《生理学报》1992,44(1):39-44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beta-adrenoceptor and the metabolism of phospholipids in lung tissue from acute heat stressed rats, the Bmax of beta-adrenoceptors, the activity of phospholipase A2 (PLA2), the content of phosphatidylcholine (PC) and phosphatidylserine (PS), and membrane fluidity in lung tissue of normal and heat stressed ra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levant parameter values mentioned above were 479 +/- 94 fmol/mg protein, 78.5 +/- 8.2 U, 53.5 +/- 1.7 mg/g.wet. w. and 425.1 +/- 68.1 micrograms/g.wet. w. respectively. Whereas in the heat stressed rats with rectal temperature raised to 42 degrees C for 15 min, the Bmax of beta-adrenoceptor was decreased by 43% (P less than 0.01), the activity of PLA2 increased by 83% (P less than 0.01), the contents of PC and PS decreased by 50% and 47% (P less than 0.01) respectively. A lower membrane fluidity in lung tissue for heat stressed rats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ecreased binding sites of beta-adrenoceptor in lung tissue of rat during hyperthermia may be contributed to the activation of PLA2, which then accelerated the catabolism of phospholipids such as PC and PS in the cell plasma membrane, with a consequent alteration of membrane fluidity.  相似文献   
7.
人子宫内膜中存在组织型(tPA)及尿激酶型(uPA)两类纤蛋白溶酶元激活因子,其含量在增殖期高于分泌期。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证实uPA及tPA两类抗原存在于子宫内膜的腺体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应用SDS-PAGE分高蛋白质,继而应用纤蛋白-琼脂糖铺盖技术测得离体培养下间质细胞仅释放tPA,腺体细胞仅释放uPA,但两种细胞均分泌PA的抑制因子(PAI)。培液中加入孕酮,明显抑制PA和刺激PAI生成。雌二醇作用与孕酮相反。某些肽类激素hCG、PRL、GnRH及cAMP作用基本与雌二醇相同。但福司克林(FK)则刺激间质、腺体两种细胞产生tPA及少量uPA,抑制PAI生成。本工作表明人子宫内膜中存在PA及PAI作用相反的酶,受激素调控,其生理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和大豆(U.S.Soybean)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仅植物很部受到热刺激时,其未直接受到温度影响的叶组织细胞的反应。当13天龄的高粱幼苗根部经受45℃4小时热处理时,发现其未直接受到热刺激的叶细胞内合成了一些异常的蛋白质,估测的分子量分别为80kD、70kD、33kD和17kD。最明显的两条蛋白质谱带是70kD和17kD。6天龄的大豆幼苗,当其根部经受40℃3小时热处理时,在其叶细胞内也检测到两条较为明显的蛋白质谱带,其分子量分别为60kD和17kD。观测到的这些异常蛋白质命名为‘热应激效应蛋白’,并与热应激蛋白在分子量大小分布上进行了比较。另外,还报道了利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yclohexlmide)探讨了热应激蛋白与植物热耐性方面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9.
榆中贝母(Fritillaria yuzhongensis)生长于马啣山的高山地带,全生育期约100 d左右,是一种生育期较短的类短命植物。在果实成熟时,种子的胚发育不全,具有后熟作用的特点,包括形态后熟和生理后热两个阶段;因此,需要一定时期的低温处理,才能完成后熟过程,以解除休眠,促使种子发芽。本试验表明:榆中贝母完成形态后熟过程的最佳温度是7℃左右,经过100d以上的低温处理才能使原胚发育成熟,继续在7℃低温下处理70d以上,才能完成生理后熟过程。榆中贝母种子休眠时间长,需要经过170d以上的低温处理,种子才能萌发。本试验结果为榆中贝母种子的萌发提出了适宜的温度范围和低温处理时间,为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缩短栽培年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测定丙酮酸氧化酶内源荧光谱和荧光偏振的变化研究了该酶在1—2200bar压力下的解离。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力作用下酶的辅基FAD不可逆地从酶分子上解离下来,并因此引起酶的失活;酶亚基在压力下的解离是可逆的,在5℃,pH7.6条件下,该酶的解离自由能⊿G°为29.89k cal/mol,解离标准体积变化⊿V°为-220ml/mol。脱辅基丙酮酸氧化酶的解离自由能为24.93k cal/mol,证明FAD对酶有稳定作用;⊿V°则为-153ml/mol,减少了近30%,表明FAD对亚基间的空间大小有很大贡献。经胰凝乳蛋白酶部分酶解所活化的酶的解离⊿G°和⊿V°均有所增加,底物丙酮酸亦有相同的影响。研究还表明,碱性pH条件能促进丙酮酸氧化酶的解离。在此研究中,我们也观察到了Weber和Ruan在乳酸脱氢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等研究中报道的"conformational drift"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