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15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期妊娠。将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14 d作为对照组(n=75),14d作为异常组(n=75)。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中孕激素和h CG含量,分析两组患者孕激素和h CG含量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月经周期、孕次、受孕天数、体重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组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孕激素和h C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孕激素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0.05)。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hCG含量逐渐降低(P0.05);异常组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血清h CG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药物流产后18 d、22 d血清hCG含量低于药物流产后10 d、14 d,且药物流产后22 d低于药物流产后18 d(P0.05)。对全部样本的全部时点数据合并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孕激素和h C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妇女血清的孕激素、hCG含量较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药物流产后10 d、14 d监测血清HCG值无明显下降提示有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联合监测孕激素、hCG含量有利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预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通过扩大实验动物用量的方法,仔细比较了三种HCG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大鼠卵巢增重法、大鼠子宫增重法、小鼠子宫增重法。结果显示,美英日三国药典和中国药典测定的HCG生物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中国药典规定使用的稀释液中,含有对HCG生物活性具有保护作用的BSA;美英日三国药典规定使用的大鼠卵巢增重法组内组间变异系数最小,测定结果可靠性最大;对实验室常用的三种效价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比较显示,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及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血清P值>25 ng/ml、血β-HCG>50 mIU/ml患者66例占19.4%,经绝对卧床休息,未用药治疗,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在15.94~25ng/ml、血β-HCG 10~50 mIU/ml患者170例占50%,经口服黄体酮与HCG针保胎治疗后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15.94 ng/ml、血β-HCG<10mIU/ml患者78例占22.9%,终止妊娠者均可见清除宫内组织物中几乎不见新鲜绒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26例占7.6%,均最终难免流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又能起到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伍口服天然黄体酮治疗由黄体功能不全引发的早期先兆流产,均能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动物园内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由于雌雄个体常常不能同时发情,甚至都不发情,因而不能正常产仔。故大熊猫的繁殖问题就成为国内外各动物园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于1963年自然交配产仔首次成功。1978年以后,国内外动物园又相继进行了上百次的人工授精试验,据报道,真正受孕产仔的仅有中国的北京、上海、成都、杭州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墨西哥等动物园。可见其受精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单克隆抗体,建立人β-HCG双抗体夹心CLIA检测方法。方法:用人β-HCG抗原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后得到杂交瘤细胞株,然后将细胞株扩大培养并纯化上清液获得抗体,测定抗体亲和力、特异性及表位,最后建立双抗体夹心CLIA方法。结果:获得4株抗人β-HCG的杂交瘤细胞株(β-1—1、β-2—1、β-3—1、β-4—1)。用β-1—1和β-2—1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的检测范围为0.5mlU/mL.800mlU/mL,灵敏度0.23mIU/mL,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10%内,回收率在90%以上。结论:本研究最终成功制备了抗人β-HCGmAb,建立了定量检测人β-HCG的双抗体夹心CLIA方法,为β-HCG检测及疾病的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pSV2-dhfr为运载体,构建了受控于SV40早期启动子β-hCG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CHO-dhfr-细胞后,挑选CHO(dhfr-)细胞,结果表明β-hCG不仅在细胞中表达,还分泌到培养液中。通过氨甲喋呤(MTX)加压后,表达量逐渐提高,0.1μmol/LMTX条件下培养液中β-hCG最高表达量可达到1.5μg/106细胞·24小时。经亲和层析获得纯的重组β-hCG,其分子量与天然制品一致,放射免疫测定的免疫原性为天然制品的84.9%。  相似文献   
7.
大鼠睾丸细胞经0.03%胶原酶分散后,采用不连续/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高纯度的间质细胞。0.52nmol/L hCG、0.1μmol/L霍乱毒素和10μmol/L Forsko-lin均可刺激间质细胞cAMP(霍乱毒素>For-skolin>hCG)和睾酮(三者无显著性差异)生成。采用链霉蛋白酶非特异性水解法制备的卵清蛋白糖肽对hCG、霍乱毒素和Forskolin刺激大鼠睾丸间质细胞cAMP和睾酮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hCG寡糖链可能参与受体、G蛋白和腺苷酸环化酶之间的偶联过程,卵清蛋白糖肽Asn-糖链可直接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及/或G蛋白与腺苷酸环化酶之间的偶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对植入胎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血清AFP、HCG和不同胎盘植入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孕晚期前置胎盘产妇208例,按孕周1:1匹配,选取入无前置胎盘无胎盘植入的产妇208例为对照组。产前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胎盘超声学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将胎盘植入类型分为粘连性胎盘、植入性胎盘和穿透性胎盘组。同时测定产前、产后3 d、产后4 w血清AFP和HCG水平。结果:208例前置胎盘最终病理确诊胎盘植入67例,占32.21%(其中粘连性胎盘组31例、植入性胎盘组19例、穿透性胎盘组17例),产前超声诊断62例。超声对胎盘植入诊断总的敏感性86.56%,特异性97.16%。对照组、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组、单纯胎盘前置组胎盘厚度平均(2.34±0.63)cm、(3.27±0.78)cm、(2.42±0.6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连性胎盘植入组、植入性胎盘组、穿透性胎盘组产前、产后3 d、产后4 w各时间点血清AFP、β-HC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前置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透性胎盘组产前、产后3 d、产后4 w各时间点血清AFP、β-HCG高于粘连性胎盘组和植入性胎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穿透性胎盘植入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对粘连性胎盘植入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血清AFP和HCG水平和胎盘植入类型有一定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胎盘植入类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二十一种氨基酸对hCG致大鼠黄体细胞孕酮生成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PMSG-hCG预处理的未成年雌性大鼠卵巢黄体经DNA酶-胶原酶消化后,制成黄体细胞悬浮液。在黄体细胞悬浮液的培养管内,加入hCG100mIU/ml 100μl,同时加入三种浓度(0.02,0.2,2mmol/L)的二十一种氨基酸,充入95%O_2+5%CO_2,37℃孵育1.5h,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孕酮含量。结果表明:二十一种氨基酸中,只有酪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可对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这三种氨基酸在结构上均具有羟基,都是蛋白质磷酸化的位点,据此推测:这三种氨基酸抗hCG致孕酮生成作用可能与干扰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嗜热菌蛋白酶水解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基(hCG_β),用HPLC分离制备酶解产物。酶解片段经竞爭性放射分析,不能与LH/hCG受体结合,但保留近乎全部hCG_β的免疫反应性.园二色谱分析,与hCG_β比较,酶解片段所含α螺旋减少,β折叠与无规卷曲含量增多。表明hCG_β可能有几个肽段和/或糖链参与hCG受体相互作用;酶解片段中仍含有hCG_β的主要决定簇,该决定簇与hCG_β结合受体的结构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