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纳米银(Ag NPs)在水体中的迁移、水-沉积物中的分配及转化机制,采用武汉东湖湖水及沉积物开展模拟实验,以硝酸银(Ag NO3)为参照,研究了Ag NP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纳米银[Poly(vinylpyrrolidone)-co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PVP-Ag NPs)]在上覆水中的沉降、在沉积物中的迁移和形态分布、以及扰动释放过程。结果表明,上覆水银初始浓度均为75 mg/L的Ag NO3、Ag NPs及PVP-Ag NPs在120h后分别为0.086、0.957和2.770 mg/L,显示纳米银和硝酸银进入水体后120h内大部分沉入沉积物中,且经过包裹的纳米银比未包裹的纳米银在水中停留时间稍长;60d后三种银均主要分布在表层沉积物中,Ag NO3体系银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Ag NPs和PVP-Ag NPs体系银在2 cm以上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逐渐降低,表明纳米银比硝酸银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此外,PVP-Ag NPs在2—3 cm层中的银含量占总量的24.6%,而Ag NPs在同一层中含量仅为2.6%,说明前者的迁移能力更强。在沉积物中,硫化物和有机物是银的主要结合相。释放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纳米银的释放量远小于硝酸银的释放量,表明纳米银一旦与沉积物结合就难以再次释放。以上实验结果为评价纳米银的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细菌纤维素(BC)为模板,不同质量浓度的AgNO3(10、50和200 mg/L)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细菌纤维素-纳米银(BC-AgNps)复合材料后,再对BC-AgNps进行表征,最后考察它的抑菌性能。经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检测,复合材料中银含量分别为1.11、2.15和4.86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AgNps均匀分散在BC上,没有团聚现象发生;使用X线衍射仪及紫外可见光谱均可检测到明显的AgNps特征峰且没有杂峰生成,热稳定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抑菌性能,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在99%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39.90%、95.74%和99.87%,抑菌率随反应体系AgNO3浓度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纳米银水凝胶涂膜对气管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表面铜绿假单胞菌粘附及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共设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涂纳米银3.5、7.0、10.5、14.0和17.5μg/cm^2组。参考Brown平板法,制备ETT、表面铜绿假单胞菌BF模型。通过超声振荡-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体外培养6、12、18h时各组ETT表面BF中的活细菌粘附数量。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F中的活死菌分布情况,并测量BF厚度。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最小量涂膜组(3.5μg/cm^2)体外培养6h时,导管表面活细菌的粘附量显著减少(P〈0.05),12h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最大量涂膜组(17.5μg/cm^2)体外培养6h时,ETT表面几乎未见细菌粘附(P〈0.05),18h时BF中的活菌数量及BF厚度均显著减少(P〈0.05)。(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培养6h时,空白对照组ETT表面粘附的死活菌呈不规则散点样分布,未见明显的细菌菌落形成,而各实验组ETT表面仅有细菌零星分布,其数量少于空白组。18h时空白对照组表面可见大量活死菌堆积粘连,有小菌落形成并相互交通成地图状,可见典型BF结构,而此时最大量涂膜组(17.5μg/cm^2)表面仅见数量不等的菌落形成,菌落周围可见数量不等的细菌分布。结论纳米银水凝胶涂膜可有效减少ETT表面铜绿假单胞菌的粘附数量,延缓导管表面细菌BF形成,其作用强弱随培养时间及单位面积中的纳米银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及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的模式菌株分析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并评价纳米银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生物法合成的纳米银,以微量肉汤法测定3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MIC比值。用系列浓度的纳米银处理3株标准菌株后经平板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采用菌落平板计数法测定了纳米银对3种标准菌株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最后在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测定纳米银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结果】用生物法合成了粒径5–30 nm的纳米银,zeta电位为–19.5 m V。该纳米银制剂对3种标准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均表现为时间依赖型抗菌作用。纳米银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抗生素后效应"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抗生素后效应"。纳米银对3种标准菌株的MIC值和MBC值均在1.00–4.00μg/m L之间;对3株人源性多重耐药菌MIC值在6.00–26.00μg/m L之间,MBC值在1.00–32.00μg/m L之间;对14株动物源性多重耐药菌MIC值在4.00–10.00μg/m L之间,MBC值在8.00–16.00μg/m L之间。纳米银对所有测试菌株的MBC/MIC值均小于2。【结论】纳米银是一种时间依赖型的抗菌剂,有不同程度的"抗生素后效应",对人源和动物源性多重耐药菌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社区已婚育龄女性宫颈糜烂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对照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糜栓治疗,两组均7天为1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8周后复查宫颈糜烂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81例,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64例,有效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显著,且无毒副反应,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纳米银因具备抗菌谱广、效果好、安全性高等特性,其医疗制品在临床治疗方面应用广泛。现普遍认为纳米银可通过释放银离子(Ag+)和诱导活性氧自由基的表达等方式达到杀菌目的,但其发挥抗菌作用的效果受到表面正电荷和粒子直径等因素影响。本文就纳米银的抗菌机制及临床实践应用进行综述,对现有的各种抗菌材料进行分类,重点探讨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和抑菌原理,以及其在抗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阐述了纳米银及其复合材料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纳米银抗菌应用方面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莫青兰  黄妮巧 《蛇志》2015,(2):147-149
目的探讨LEEP刀联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行LEEP切除术,术后观察组给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100%,但观察组的治愈率(95.45%)明显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创面恢复时间、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LEEP联合纳米银抗菌水凝胶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疗效确切,阴道流液量、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纳米银敷料、碳纤维敷料和普通敷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临床创面合理应用敷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抑菌圈法将敷料剪成直径为10mm的圆片,灭菌后贴于接菌的培养皿上,置37℃电热恒温培养箱培养16~24小时,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大小。2)、振荡烧瓶实验称取被剪成10mm×10mm大小的敷料样品0.75g,灭菌后加于含70mL PBS和5mL浓度为1×104cfu/mL菌悬液的250 mL烧瓶,封口固定于振荡器上以300r/h分别振荡2min和1h,各取20μL样液作为振荡前和振荡后,均匀涂于MH培养皿,37℃电热恒温培养箱孵育16~24小时后计数,测定抑菌率。结果:与其他三组敷料相比,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的抑菌圈和抑菌率最大(P〈0.05)。结论:纳米银-活性炭纤维敷料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创面抗感染敷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纳米银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纳米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形态的影响。结果:当纳米银的浓度达到1.965 mg/L时,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生长繁殖和叶绿素a的合成有抑制作用;当纳米银的浓度大于或等于9.825 mg/L时完全抑制叶绿素a的合成,但藻细胞依然能够存活。随着纳米银浓度的升高,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增强。在扫描电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纳米银与铜绿微囊藻的相互作用,纳米银结合在铜绿微囊藻的细胞壁上,引起细胞形变或裂解。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对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合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细胞的生长繁殖的抑制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绿色环保观念的普及,生物合成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备受青睐。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由于其抗菌活性强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在农业病害防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利用橘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和毛簇木霉Trichoderma velutinous研究了AgNPs的最适合成条件和AgNPs对尖孢镰刀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合成的AgNPs均在400–500 nm处有吸收峰,两种木霉生物合成AgNPs的最适合成条件为CL法(菌丝滤液)静置光照培养,底物AgNO_3浓度为2.0mmol/L,pH值为7,反应温度为45℃。橘绿木霉和毛簇木霉合成的AgNPs均对尖孢镰刀菌有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AgNPs在浓度为200 mg/L时,抑菌率分别达到33.745%和36.0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