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分泌物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过高是预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及足溃疡难愈的主要指标,其可能的机制包括:高水平MMP-9降低VEGF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失衡的MMP-9/TIMP-1比值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选择性MMP-9抑制剂(包括小分子抑制剂、高级伤口辅料抑制剂、基于干扰基因水平表达的RNA抑制剂)可以作为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手段,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查阅近年来涉及MMP-9和糖尿病足溃疡相关的文献,综述MMP-9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依替米星对糖尿病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分析依替米星在临床上应用的疗效,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糖尿病足MRSA感染患者120例,其中接受常规治疗及依替米星的患者73例作为依替米星组,只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4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并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白细胞介素-8 (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 TNF-α)、白细胞介素17 (interleukin 17, IL17)的水平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4周后,依替米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替米星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替米星组IL-6、IL-8、TNF-α、IL-17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依替米星对糖尿病足MRSA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伤口愈合不良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住院率最高的疾病,但是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发现糖尿病发生时有多种分子和细胞功能受损,如生长因子、一氧化氮、活性氧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 icroRNA、内皮祖细胞等,最终导致糖尿病伤口愈合不良。本文将就其近年研究的相关分子机制予以详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DF作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细菌感染是促使DF病情加重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如何控制糖尿病足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与护理中急需共同解决的难题。笔者通过对糖尿病足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有的放矢进行诊治和护理,及时缓和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按平均定额付费”方式对医生在为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时诊疗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广州市医疗机构按医保定额水平分为A、B两类,问卷调查A、B两类医疗机构共104名参与糖尿病足诊治的执业医师,研究不同医保定额水平下医疗机构医生行为的差异。结果 A、B两类医院医生在为糖尿病足医保患者诊疗时不容易发生诱导需求行为;A类医院仅有14.6%的医生愿意收治医保糖尿病足患者;“按平均定额付费”对糖尿病足患者诊疗效果限制程度A类医院较强。结论 “按平均定额付费”能够有效地约束医生诱导需求行为,降低医疗费用,但对糖尿病足疾病的治疗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肾功能和营养状态及脂质代谢与溃疡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gner分级将患者分为1级组52例,2级组84例,3级组96例,4级组129例,5级组28例,对比分析五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营养状态指标[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Wagner分级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Wagner分级患者性别、年龄、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组、3级组、4级组、5级组患者的BMI、TG、HDL-C、Hb、Alb水平低于1级组,Scr、Cys C水平、吸烟史及高血压所占比例高于1级组(P0.05);4级组、5级组患者的BMI、TG、HDL-C、Hb、Alb水平低于2级组、3级组,Scr、Cys C水平、吸烟史及高血压所占比例高于2级组、3级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Wagner分级与Scr、Cys C呈正相关,与TG、HDL-C、Hb、Alb、BMI呈负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Scr、Cys C与溃疡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TG、HDL-C、Hb、Alb、BMI均与溃疡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糖尿病足患者按已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3例和中医药组49例和西医治疗组54例.西医组患者在降血糖的基础上给予营养神经、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治疗,中西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组则辨证施治内服外用中药.结果:三种疗法疗效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改善,其中西医组比中医组明显(P<0.05).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其他组比较疗效更佳,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溃烂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以高发生率、高致残率、经济负担重,治疗时间长及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我国糖尿病协会于2010年11月14公布我国糖尿病的患病者已达9240万,除此之外糖尿病前期患者已达1.482亿。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达到1.7%-11.9%;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一生中有患糖尿病足的倾向,因此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糖尿病足的病因、机制,微环境变化着手,重点阐述糖尿病足传统的中西医疗法及目前的手术、介入及干细胞治疗方法的近况,旨在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及可开拓的空间,为进一步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糖尿病足新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提高,患病者苦不堪言。糖尿病还有一种十分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足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本文主要对糖尿病足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并对其预防方法与早期治疗方法做出了一个简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内科治疗的治疗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目前许多学者也对糖尿病足内科治疗做出了很多年的研究,但是该病情往往出现病情的周期长、病情的控制较为困难等情况。现在对于现在关于糖尿病足内科治疗与护理工作进行一个相关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