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2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克银汉霉核糖体DNA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  毛伟敏 《菌物系统》1999,18(3):259-269
应用一对寡苷酸引物ITS1与ITS4对核DNAG+C百分数小于30%的小克银汉霉属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区(ITS)进行了扩增。测试的属于10个种和变种的22株菌都得到了扩增产物,在同属不同种之间扩增的ITS片段长度有巨大差别。据此可分为三组。这三组所含分类群数及其DNA长度 :第一组4种1变种,小于764碱基对;第二组2种,765-824bp;第三组2种1变种,大于825bp。所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甘蔗杆状病毒(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 SCB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SCB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扩增引物,利用构建的标准品建立和优化针对SCB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稳定性、灵敏性等的测试,随后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将含有SCBV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进行梯度稀释制成标准品,利用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获得标准曲线y=-3.482 1x+37.264,相关系数r~2=0.999 9,说明CT值与反应起始模板数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准确定量;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在0.19%~1.68%之间,表明检测方法重复性良好;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个拷贝重组质粒/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使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采集的90份甘蔗叶片样品进行检测,常规PCR检出53份阳性样品,荧光定量PCR检出56份阳性样品,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较常规PCR敏感性高,且准确性高。本研究建立的SCB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为构建甘蔗健康种苗体系提供了一种高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q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q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q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q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q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q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q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
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一种快速微量的双温PCR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CR技术能特异,直接和高效的扩增各种对象的基因.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微量的双温度点法PCR,并探讨了该PCR法的最适条件.旨在使PCR技术常规化. 1 PCR方法 PCR特异引物为HIV-IPr和HIV-IPr_2,模板为pARV-2/7A质粒(内含HIV-1全长cDNA).反应总体积分别为10,20,50,100μ1,其中主要含有HIV-lPr_1和HIV-lPr_2各50pmol/L,dNTP为200  相似文献   
6.
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将本实验室从中国人胎肝细胞染色体DNA中发现和分离的IFN-α1/158V基因的原始克隆,改造成适于进行非融合蛋白原核表达的结构形式,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测得重组IFN-α1/158V的抗病毒活性为1.9×10~7单位/升菌液。随后又采用以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为主的纯化流程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获得了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现单一条带的纯化产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采用细胞化学法测定乳腺癌内雌激素受体[ER]所用的荧光配体17-FE是否也是与ER上结合位点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测定17-FE对[~3H]E_2与兔子宫上清液内ER结合的影响后,指出:17-FE对[~3H]E_2与ER的结合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随着17-FE浓度的提高而加大。在一系列不同浓度[~3H]E_2下测定其与ER的特异结合,同时测定加入不同浓度17-FE后的特异结合量,以Lineweaver-Burk和Scate-bard法分别作图。分析结果均显示为竞争性抑制曲线,可见17-FE和[~3H]E_2一样是与兔子宫上清液内ER上的结合位点相结合的。因此采用细胞化学法测定ER时,17-FE是一理想的配体。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几十年来,世界上用分子水平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基因失调已有许多报告,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由于生化的重组基因技术而来,用在单独的分析特异的基因、基因产物以及核酸结构分析编码,基因表达的规律,从而用以检测某些疾病,例如早期妊娠时测定血清或羊水中的基因紊乱,可以及时治疗或预防。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治疗困难、预后很差,是肿瘤相关死亡中的第4大癌症,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却仍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索能调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作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标志物或能预测患者预后的关键分子仍十分必要。环状RNA是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的由3′, 5′ 磷酸二酯键首尾连接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结构,主要有外显子circRNA(exonic circRNA,ecircRNA)、环状内含子RNA(circular intronic RNA,ciRNA)及外显子 内含子circRNA(exon-intron circRNA,EIciRNA)三大类。由于环状RNA具有普遍性、高度保守性和稳定性,其可以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且可作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及预后因子,因此,这是一类新型且非常有潜力应用于临床诊治各阶段的分子。近年来,有大量关于环状RNA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环状RNA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并且其机制多样。因此,本文主要关注环状RNA在肝细胞癌中的最新进展,总结不同环状RNA分子对于肝细胞癌细胞恶性表型、肿瘤干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作用,以及其在肝细胞癌临床转移、分期、诊断、预后等各阶段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具体作用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及三系在发育过程中的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报道了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测定杂交水稻及三系亲本共50个组合的萌动胚、芽,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根、雄蕊等12个组织或器官的酯酶同工酶的结果。根据所测结果,可把杂交水稻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为5种类型:互补型、偏父型、偏母型、同型和“杂种”酶谱。强优势组合以互补型酶谱居多,弱优势组合都是同型酶谱,“杂种”酶谱仅见于V优64的幼穗分化期叶片和V优63、汕优63的三叶期叶片中。不同器官的互补酶谱都可作为预测杂种比势,鉴定杂交稻种子的纯度和真实性以及选配新杂交组合的一个手段或依据,但以对萌动胚或幼芽的测定更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