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0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1949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63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 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 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 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 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 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  相似文献   
2.
选择长度为15~20mm的籼粳杂种幼穗接种于附加6-BA2mg/L(单位下同),NAA4,2,4—D0.5的N_6培养基上,直接诱导不定芽产生,将产生的不定芽转至增殖培养基上,可促进芽的快速繁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时间以20d为间隔,其增殖系数最高。此法具有得苗快和繁殖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易扬  胡昕利  史明昌  康宏樟  王彬  张辰  刘春江 《生态学报》2021,41(19):7796-7807
基于1999-2015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应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重标极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的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NDVI均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0.72增加到0.80)。从空间分布来看,NDVI低值区域(0.1-0.5)占1.40%,高值区域(>0.7)占87.15%;NDVI空间格局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低值区域表现为以三省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Hurst指数显示,研究区大部分区域(60.54%)的NDVI变化趋势具有不确定性,持续性改善区域(34.7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区,持续性退化区域(3.26%)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较发达城市区域。在年际尺度上,研究区NDVI与各气象因子关系均不显著;月际尺度上,NDVI与降水、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降水和日照时数有明显的时滞性。区域内NDVI动态趋势以不确定性发展为主,城市群周边NDVI呈现持续退化的区域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云南南部姜科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在31只氯醛糖和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猫,观察了选择性激活颈动脉压力和化学感受器对巨细胞旁外侧核(PGL)单位放电的影响。136个PGL自发放电单位中,有84个在激活颈动脉压力感受器(BA)(新福林,1—2μg/kg,iv)和/或激活颈动脉化学感受器(CA)(nicotine 5—20μg,溶于0.25—0.5ml生理盐水中,注入甲状腺动脉)时,放电频率有变化。在这些有反应的单位中,16个仅对CA起反应(11个兴奋、5个抑制);54个以各种组合方式对CA和BA都起反应,其中以CA引起兴奋反应而BA引起抑制反应的占比例最大;14个仅对BA起反应(7个兴奋,7个抑制)。在定位分布上,那些只对CA起反应的单位多位于PGL的腹侧部份;仅对BA起反应的单位则位于对CA起反应单位的较背侧;对BA和CA均起反应的单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或在较深区域。这些结果表明,颈动脉区压力和化学感受器活动传入到PGL,并会聚在其中一些神经元上。 在PGL内全部有反应的单位中,68个对激活颈动脉压力感受器起反应,其中兴奋的29个,抑制的39个(P>0.05);70个对激活颈动脉化学感受器起反应,其中48个兴奋,22个抑制(P<0.005)。这些结果提示,BA对PGL神经元引起兴奋和抑制两种效应,而CA则诱发兴奋为主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光对尾穗苋幼苗内苋红素合成的诱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家兔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在呼吸节律起源中的作用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28  
从腹侧面暴露家兔延髓,脑内微量注射1%普鲁卡因阻滞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全部动物(n=20)一次注射(0.3—1.0μl)后即能可逆地消除呼吸节律。区域对照显示此区非常局限,范围约1.0×1.0×1.0mm。组织学检查表明为面神经后核内侧区。本文分析了 mNRF的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的放电形式。在 mNRF 有较多的呼气(E)神经元和呼气-吸气跨时相(E-IPS)神经元。在阻滞 mNRF 引起呼吸停止期间,观察到低位延髓背侧呼吸群(DRG)和腹侧呼吸群(VRG)尾端区 RRNs 放电的节律性消失,表现连续放电或停止放电。电刺激DRG,VRG 尾端区,只能诱发短串的膈神经放电,而不能产生节律性发放。说明这些区域的RRNs 无自动节律性活动的能力。结果表明,面神经后核内侧区与呼吸节律发生有关,它可能是呼吸节律发生器的一个重要的所在部位。  相似文献   
8.
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评述了分支系统分析中最简原理或简约性在系统发育推论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发育推论中使用简约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既无法获得最简约的系统树也不一定得到一个单一的解决办法。基于此,本文作者接受了Hennig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之间相似性的同时,用近代大多数生物系统学家接受的进化论各项原理代替Popper的简约性原理,以寻求单一的解决办法和获得确定性的结果为目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用以研究系统发育。这个方法除了使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外,还强调包括原始的也包括衍生性状在内的性状镶嵌组合在决定分支和辨别分类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穗发芽生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近年来小麦抗穗发芽生理研究的进展,包括温度、水分、穗部及籽粒性状,酶、激素和发芽抑制物等因素对穗发芽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滇西北亚高山地带20年生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的蒸腾速率,一年中由低至高,7月份达最大值(195.88mgH2/g.h),尔后下降,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午休型,呈双峰曲线变化,蒸腾速率与气温,叶温和光强为正相关,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冷杉蒸腾速率随海拔增高而降低,高海拔处冷杉蒸腾速率的日进程波动也较小,海拔相同时,迹地上生长的冷杉蒸腾速率比林地内的高,前者为186.15mgH2O/g.h,后者则为123.97mgH2O/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