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北植物学报》2023,(4):F0003-F0003
山仓,1933年1月生于山东龙口,1954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62年获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学副博士学位。历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委员会主任,《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编委会主任,《Pedosphere》名誉主编之一。  相似文献   
2.
1983年3月1日院士在莫斯科,科学院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生理活性化合物化学各学部联合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年龄暨纪念卡尔·马克思诞生165周年和逝世100周年的会议上发表了讲话,报告了上述各学科领域的科研重要成果,并谈到苏联生物工程学进一步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根俊,男,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上海市委常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七届副理事长,第八届理事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学于1933年8月20日在重庆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正式成立.第一届会员105人,其中分类学家约占一半,在19位发起人中有13位是植物分类学家,包括胡先骗、钱崇澍、陈焕镛、辛树帜、裴鉴、秦仁昌、钟心煊、刘慎谔、吴韫珍、陈嵘、董爽秋、张埏和林镕(陈家瑞,1994;王宗训,1994).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来自同一所大学,毕业后同时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就读期间同时从物理系转到了生物系,并且在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过程当中,他们也是巧合地同一年晋升,1984年,他们又一次同时被美国霍德华·休斯医学院(HHMI)聘为研究员。1996年,他们同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是惟一一对华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夫妇。他们就是来自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詹裕农(Yuh-NungJan)叶公杼(Lily Yeh Jan)夫妇。  相似文献   
6.
更正     
本刊2010年第6期刊登的贺军军、罗萍等文章"菠萝渣淀粉功能降解菌筛选及s2b7-4"及2011年第1期刊登的贺军军、罗萍等文章"甘蔗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鉴定",应作者本人要求,文中作者单位排序修改为"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梅林 《生理通讯》2005,24(5):128-129
2005年10月29日,庆祝“北京生理科学会成立五十周年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各高校、医院和科研机构的150多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院领导应邀出席了大会并致贺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亲笔题词“春华秋实”,祝贺北京生理科学会50华诞。  相似文献   
8.
王春山 《化石》2016,(2):47-51
正重庆博物馆事业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重庆市博物馆渊源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1943年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1952年改组的西南人民科学馆、1953年组建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正式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此后,由于文博事业的不断发展,重庆市博物馆逐步划分出了歌乐山烈士陵园、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单位,构成了重庆博物馆群的主体框架。追溯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来没有停止对科学的继续思考,也不可能停止对科学的继续思考。每—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艰辛研究甚至是一辈子的心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7,44(3):433-433
如果能够通过基因调控使蚕吐出各种颜色的蚕丝,那么我们还需要给丝绸染色干什么呢。这是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及们的目标,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基因工程让蚕吐出指定颜色的蚕丝。他们的结果发表在最新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东京大学的Takashi Sakudoh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