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节苷脂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ls)的分离与纯化是研究组织细胞Gls组成、含量及代谢的基本手段。由于Gls在神经以外组织中含量甚微,而且因组织、细胞的不同,影响Gls纯化的因素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由于方法选择不当致使实验失敗.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方法,它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鼠多种组织,因  相似文献   
2.
神经节苷脂对6-OHDA损毁交感神经末梢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次6-OHDA (15mg/kg.i.p.)注射后24h,可使雌性成年小鼠颌下腺内儿茶酚胺荧光神经末梢几乎完全消失;同时用 HPLC 测得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下降至正常值的3—4%以下。随着受损交感神经末梢再生过程,NA 和 DA 水平有缓慢的恢复。在损毁2周时 NA 和 DA 含量分别达到正常水平的50%和28%,且在4周时完全恢复。在注射6-OHDA 的同时,和在损伤后12h 内给动物注射4次神经节苷脂(每次50mg/kg.i.p.)并在其后的一周內每天注射一次,可使颌下腺内 NA 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损毁后4h 及损毁前4d 开始施用神经节苷脂,也可不同程度地对抗交感神经末梢损伤,但作用强度不如前者。实验结果提示:(1)神经节苷脂通过减弱6-OHDA 及其代谢产物的损伤效应能够保护交感神经末梢膜,它可能还有促损伤末梢再生性长芽的作用;(2)损伤后神经节苷脂处理得越早,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在11种溶原性细菌系统中,以双层琼脂平板-纸片法检测药用植物肿节枫对前噬菌体的诱导作用,表明温和性噬菌体φ52 Ⅰ溶原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009,对肿节枫的诱导反应最为敏感。其它溶原性菌株,包括曾用以筛选抗肿瘤药物的大肠杆菌K_(12)(λ)-K_(12)S系统都呈阴性反应。化学成分的进一步分析说明,仅肿节枫黄酮糖苷组分Ⅰ具有诱导活性。并与丝裂霉素C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纯化和体外存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特异性抗体Thy1.1结合尼龙筛方法分离和纯化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比较顶盖提取液对这些纯化细胞的作用。预先以快蓝(fast blue,FB)逆行标记的视网膜细胞悬液,接种在包被了Thy1.1抗体的培养皿上30分钟,冲洗未粘附的细胞,显微镜下计数粘附细胞中FB标记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纯度的百分比,最高为95%。用孔径15μm尼龙筛方法分离的纯度仅为60±5%。上述两种方法纯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仅在有顶盖提取液存在时,细胞存活并生长活跃,胞体大且有突起伸出。MTT微量比色法测定培养24小时纯化细胞存活的光密度(OD)值,显示以Thy1.1特异性抗体纯化的细胞,其OD值比值(+Te/-Te)是12.3(0.111/0.009);以尼龙筛纯化的OD值比值(+Te/-Te)是6.4(0.102/0.016);未经纯化的OD值比值(+Te/-Te)是3.8(0.095/0.025)。在上述三组中,加Te与无Te细胞生存的OD值比较,相差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在纯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培养中,由于排除了其他细胞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神经节细胞能够更直接地反映顶盖提取液的生物效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纯度越高,其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裴文芬  祝延 《生理学报》1996,48(3):263-268
应用细胞内记录,研究了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非胆碱能迟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5-羟色胺及P物质的相互关系。当重复电刺激内脏大神经时,有78.2%的细胞在动作电位发放后出现LS-EPSP;灌注或压力注射5-HT或SP,分别在68.5%的细胞(102/149)及52.1%的细胞(98/188)上引起5-HT或SP去极化反应,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大部分具有LS-EPSP的细胞对5-HT(73/8  相似文献   
6.
凤眼莲能够吸收和在体内聚集外源苯酚,体内的酸含量随着环境中酚浓度的上升而上升。从生长于合酚培养液中的凤眼莲体内能够检测到酚糖苷,说明凤眼莲体内有酚精苷转移酶的存在。浓度小于50mg/L的外源酚能提高凤眼莲体内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酚氯化酶与过氧化物酶在线粒体和微粒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而酚糖苷转移酶则不存在于这些细胞器中。  相似文献   
7.
P物质对GABAA和GABAB受体介导的DRG神经元膜反应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关兵才  李之望 《生理学报》1994,46(5):441-450
实验在幼年大鼠DRG标本上进行。应用细胞内记录观察了SP对GABA反应的调制作用。结果证明:(1)单独滴加SP(5×10(-6)-4×10(-5)mol/L)或浴槽灌流SP(10(-6)-5×10(-6)mol/L)不引起膜电位的改变或仅有轻微的去极化,但却能使GABA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减小50.8±20.2%(±SD)(20/30);(2)单独滴加SP可使多数受检细胞APD50延长28.7±9.1%(±SD)(10/18);(3)在预加SP后,能使baclofen所引起的APD50缩短效应(20.6±2.9%,±SD)完全消除(4/12)或翻转成APD(50)延长19.3±8.9%(±SD)(8/12);(4)预加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10(-4)-10(-3)mol/L)30—90s后明显地抑制muscimol(10-4-10-3mol/L)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其抑制效应达54.4±18.8%(±SD)(17/20)。由于DRG神经元的胞体通常可用来作为研究初级传入终末的模型,因而本文实验结果提示:介导伤害性刺激信息的P物质在背角的释放,可能作用于初级传入终末,从而产生对抗GABA介导的突触  相似文献   
8.
GD3合成酶是膜嵌合蛋白,定位于高尔基体,经过制作微粒体,Triton增溶、AH-Sepharose及GM3-Glassbeadse及GM3-Glassbeads亲和层析等步骤,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组织中的ST2被纯化了31597倍,得率为0.3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色呈1条蛋白着色带,分子量为55kd。  相似文献   
9.
采用UHPLC-Q-Orbitrap-HRMS技术建立司卡摩尼亚脂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Full MS/dd-MS扫描模式采集质谱数据,根据获得的精确分子量、二级碎片信息,归纳总结裂解途径,结合文献报道和Compound Discover数据库预测,从司卡摩尼亚脂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92个化合物,包括72个醚溶性树脂糖苷和树脂酸类成分、12个羟基肉桂酰基奎宁酸类和8个醚不溶性树脂酸类。其中,8个醚不溶性树脂酸类(化合物10、12、13、16、17、18、19、20)和2个三聚体奎宁酸类(化合物14、15)为本药材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研究结果为今后司卡摩尼亚脂药材及其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主要由细菌产生钝化酶所致,本文对其编码基因的起源,分布及调控,扩散机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