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0篇
  2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毛合草属的胚胎发育及其可能的系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分布于非洲南部的毛合草(Eriospermum luteorulerum Baker),其胚囊发育过程出现了八核异常分布。材料和方法同前文。报道如下:如图版 I,A_1、A_2、B_1、B_2和图1所示,在这个胚囊中,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排成一列,位于胚囊上部(指珠孔端)的一侧,而不是像正常情况下那样接近于珠孔的位置;3个反足细胞的位置亦不同于正常的,其中仅仅两个在合点端,第三个反足细胞则位于胚囊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多趾兼有并指(趾)家系的调查分析,从Ⅰ_2开始传递,连续四代出患者14人,男7、女7,患者均属杂合体。对多指(趾)并指(趾)畸形遗传方式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
KM-1d突变株小鼠的模型建立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养经剖腹产净化后的KM种群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后肢畸形的动物、通过挑选后已成为一个稳定遗传的突变株,由于此群体产生的后代100%均为后肢畸形动物,因此可以认定为1d/1d纯合子动物。命名为KM—1d小鼠。将KM-1d纯合子动物与近交系DBA/2小鼠杂交得到F1代,再经F1代互交或与双亲回交。通过对后代的形态学观察及遗传方式的分析,证明为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另外,对138只KM-1d畸形小鼠进行解剖观察还发现有42%的动物在骨骼畸形的同时伴有左侧泌尿系统畸形。因此可以认定KM-1d小鼠是一种患有骨-肾先天性畸形综合症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瘦素(leptin)的变化及与牙周指标和辅助性T细胞(Th)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京中医疗区黄寺门诊部口腔科收治的80例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牙周炎组)和65例于口腔门诊检查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并评估牙周指标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AA、leptin水平与牙周指标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细胞占比的相关性。结果:牙周炎组治疗前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周探诊深度(PD)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炎组治疗后血清SAA、leptin水平,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PLI、SBI、AL、PD较治疗前降低(P<0.05),外周血Th2细胞占比较治疗前增高(P<0.05)。牙周炎组血清SAA、leptin与PLI、SBI、AL、PD,外周血Th1、Th17细胞占比呈正相关,与外周血Th2细胞占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伴错牙合畸形患者血清SAA、leptin水平增高,经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下降,高水平SAA、leptin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Th亚群紊乱有关,检测血清SAA、leptin水平可评估侵袭性牙周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以及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5.
育龄人群中约15%的夫妻被不孕不育困扰,其中男方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约占50%.男性不育通常由精子发生障碍导致,呈现为少、弱、畸形精子症,最严重的是无精子症.本文以精子发生障碍为主线,重点综述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的遗传学病因研究.近年来,随着高通量芯片和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的遗传学因素得以深...  相似文献   
6.
猪Mitf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早期胚胎显微注射是目前获得转基因家蚕Bombyx mori的主要途径。显微注射操作对蚕卵的损伤导致注射后的蚕卵孵化率降低, 是家蚕转基因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本研究对不同卵龄的蚕卵进行了开孔或注射实验, 并对产后5 h的蚕卵上背侧、 腹侧、 前极、 后极和中央等5个不同的位置进行了开孔实验, 调查了卵孵化率和体形异常蚕的产生情况。结果表明: 较早卵龄期的注射或从蚕卵背侧的注射可以获得高的孵化率。腹侧注射产生大量的体形异常蚕而背侧注射的蚕完全正常。通过调整注射时期和注射位置避开上述影响可以减少死卵和畸形蚕, 提高孵化率。本研究为改进家蚕转基因操作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 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但细胞内脂质体变得小而密集,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并有糖原积累; 正常寄生后,脂肪体结构被破坏,多数线粒体内嵴紊乱,脂质体也变得不规则,特别是当幼蜂完成在寄主体内发育时,寄主体内几乎无完整脂肪体存在。与此同时,同批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发育到4龄末期时,体内脂肪体细胞发育正常,已开始向蛹期细胞形态转化,细胞内脂质体很大,细胞器数量较多、糖原积累丰富, 而且部分细胞已成为游离态细胞。由此证明,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如多分DNA病毒、毒液、畸形细胞和幼蜂等,均对寄主脂肪体结构的改变产生影响,但程度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芒果畸形病是芒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由镰孢菌侵染引起,其中以Fusarium mangiferae为主要致病菌.该病害诊断困难,且难于有效控制,因此,一旦发生则对芒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研究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从50条已知引物中筛选得到一条目的引物UBC 888,该引物可稳定扩增出大小为479bp的F. mangiferae特异性条带(GenBank Accession No. KJ526382).根据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引物,成功地将ISSR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并获得一对SCAR特异性引物(W342,W1772)和一段大小为1 376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GenBank Accession No. KJ526383).通过优化特异性引物扩增条件,获得最适退火温度,构建芒果畸形病病原菌F. mangiferae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此技术操作简单,特异性强,可检测真菌DNA的含量最低为10pg,适用于F. mangiferae和田间带菌芒果组织高灵敏度快速检测,为芒果畸形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预防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一期前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疗效。方法:抽取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46例住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患者,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23例,分别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一期前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纽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个月侧凸cobb角、后凸cobb角及矫正率。结果:两组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后凸cobb角及后凸矫正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后凸畸形矫正方面优于一期前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其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