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双低油菜硫苷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HPLC法对陕西省冬油菜区5个试区种植的双低油菜籽粒中硫苷总量和组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 陕西省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对双低油菜总硫苷含量有显著的影响,相差达13.14μmol/g,CV为13.30%,5个试区硫苷含量的排序为宝鸡>安康>咸阳>大荔>汉中,地区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品种间硫苷含量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差异,以P01-10品种稳定性最好; 2 在测定的8个硫苷组分中,变幅最大的5个组分依次为2-羟基-3-丁烯基硫苷、4-羟基-3吲哚甲基硫苷、4-戊烯基硫苷、3-丁烯基硫苷和2羟基-4-戊烯基硫苷,极差分别为:5.70、2.69、1.70、1.31和1.03μmol/g,变异系数分别为:17.59%、16.41%、58.84%、10.21%和50.32%,其中以3-丁烯基硫苷稳定性最好,4-戊烯基硫苷稳定性最差; 3 籽粒中硫苷与含油量、千粒重及容重均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948和0.656,通径和偏相关分析表明,仅硫苷与千粒重偏相关显著为-0.859,含油量和容重是通过千粒重来影响硫苷的.  相似文献   
2.
油菜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相关性分析及QTL 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位与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等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 以2个含油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系8908B和R1为研究材料, 配置正反交组合。在正反交F2代群体中,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 含油量和硫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 蛋白质含量和硫苷含量在正交群体中相关性不显著, 但在反交群体中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 =-0.45)。利用正交F2代群体中的118个单株, 构建了包含121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 图谱长1 298.7 cM, 有21个连锁群(LGs)。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在连锁图上定位了2个与含油量有关的QTL, 分别位于LG8和LG10, 其贡献率分别为4.8%和13.7%, 增效基因都来源于R1; 定位了2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 pro1 和 pro2, 分别位于LG1和LG3, 其贡献率分别为15.2%和14.1%, 位点pro1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 pro2则由R1提供增效基因; 定位了4个与硫苷含量有关的QTL, 其中LG20上有2个, LG4和LG8上各1个, 它们的贡献率在1.9%-25.4%之间, 除LG20上glu1的增效基因来自R1外, 其余3个QTL位点均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  相似文献   
3.
用石油醚对播娘蒿种子脱脂,热水提取,并采用DEAE sephadex A-25层析预处理,除去杂质,得到播娘蒿种子的硫苷提取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质谱(HPLC-ESI/MS)技术,并结合二级质谱分析,鉴定播娘蒿种子中主要硫苷的分子结构。鉴定出的6种硫苷成分的侧链结构分别为:3-丁烯基、3-甲硫丙基、苯甲基、5-氧代辛基、3-羟基-5-(甲基亚硫酰基)戊基、3-羟基-5-(甲基磺酰基)戊基。其中苯甲基硫苷具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萘乙(NAA)并结合单次喷施(NAA-1)和两次喷施(NAA.2),对小白菜生长和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的NAA处理浓度均显著增加了小白菜的鲜重。同时,NAA处理对总硫苷和单个硫苷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NAA-1处理时,总脂肪族硫苷、2.苯乙基硫苷和总硫苷在20mg·L-1时到达最大值;而总吲哚族硫苷在50mg·L-1时含量到达最高。NAA.2处理时,大部分单个硫苷和总硫苷在10mg·L-1处理即达到最大值。可见,在较低浓度两次喷施NAA试验中对大部分硫苷的诱导效果高于单次喷施NAA;但随着NAA处理浓度的提高,单次喷施NAA对硫苷的诱导效果较好。其中,吲哚-3-甲基硫苷含量在NAA-1处理,喷施50mg·L-1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2-苯乙基硫苷在单次和两次喷施NAA时,分别在20mg·L-1和10mg·L-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6.
油菜愈伤组织在培养中生长34d的增殖量最大,增殖倍数为7.08倍,烯丙基硫苷的含量在第6天最高;外源L-缬氨酸明显促进烯丙基硫苷的积累,其浓度为2和4mmol·L^-1时烯丙基硫苷含量分别达到98.5和97.40mg·g^-1(DW);蔗糖最有利于油菜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其中烯丙基硫苷的积累,浓度以30g·L^-1。的蔗糖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定位与油分、蛋白质和硫苷含量等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以2个含油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系8908B和R1为研究材料,配置正反交组合。在正反交F2代群体中,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都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81,含油量和硫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蛋白质含量和硫苷含量在正交群体中相关性不显著,但在反交群体中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45)。利用正交F2代群体中的118个单株,构建了包含121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长1298.7cM,有21个连锁群(LGs)。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连锁图上定位了2个与含油量有关的QTL,分别位于LG8和LG10,其贡献率分别为4.8%和13.7%,增效基因都来源于R1;定位了2个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的QTL:pr01和pr02,分别位于LG1和LG3,其贡献率分别为15.2%和14.1%,位点pr07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pro2则由R1提供增效基因:定位了4个与硫苷含量有关的QTL,其中LG20上有2个,LG4和LG8上各1个,它们的贡献率在1.9%-25.4%之间,除LG20上glu7的增效基因来自R1外,其余3个QTL位点均由8908B提供增效基因。  相似文献   
8.
在油菜(Brassica uncea)花粉胚状体及幼苗的形成过程中,经分析测定表明,花粉胚状体中硫甙含量较高,随着胚状体的生长发育,含量有所下降,并在20天内基本保持稳定,由花粉胚状体形成的无定形培养物再生次生胚状体时,硫苷含量迅速增加,在对各种样品的硫苷含量进行测定的同时,分析测定了其芥子酶活性,从实验结果看,硫苷含量与芥子酶活性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整个单倍体苗形成过程中,它们的变化模式相近。  相似文献   
9.
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收集油菜籽样品600余份,采用国际(家)标准方法对芥酸、硫苷、含油率进行测试,根据各模型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建立数学模型.内部交叉证实法对模型验证结果显示:高芥酸、低芥酸、硫苷、含油率模型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7、0.9318、0.9820、0.9626,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4.41、2.24、4.62、0.543.外部样品检测法分别用已建模型和国际(家)标准方法对油菜籽样品芥酸、硫苷、含油率进行检测,两者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综合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满足油菜籽硫甘、芥酸及油份含量快速检测的要求.另对油菜自身含水率对数学模型的影响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油菜硫苷组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油菜不同器官硫苷的组分与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系和茎中的硫苷总量显著高于叶片,根系中的硫苷以4甲-氧基-3吲-哚甲基硫苷和1-甲氧基-3吲-哚甲基硫苷为主,茎和叶中以2羟-基-3丁-烯基硫苷和苯乙基硫苷为主。油菜根系中的硫苷组分从冬前期到终花期基本保持稳定,硫苷各组分的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基本一致,终花期含量最高,成熟期含量最低。19个油菜品种根系中硫苷组分与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以草莓灰霉菌为靶标物,研究油菜根系的挥发性水解产物和水溶性水解产物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不同油菜品种根系水解产物的抑菌活性与其硫苷组分与含量有关,草莓灰霉菌对丁烯基ITC非常敏感,吲哚类ITCs对草莓灰霉生长的抑制作用要低于芳香族IT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