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眼镜蛇神经毒的免疫化学研究(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忠  关健群 《蛇志》1992,4(1):36-37
台湾产的眼镜蛇(Naja naja)的蛇毒经分离所得结晶体,属强碱性的突触后神经毒素,分子量为7000,是双硫键结合的多肽物,(如图1)  相似文献   
2.
3.
蝮蛇毒抗凝血活酶组分及蝗蛇毒、圆斑蝰蛇毒和眼镜蛇毒粗毒,不仅能够水解血浆中的磷脂,而且还能水解完整人红细胞膜和完整人血小板膜上的磷脂。但是五步蛇毒和金环蛇毒粗毒却不能水解完整人血小板膜上的磷脂。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由于抗凝血活酶组份和几种蛇毒粗毒的作用,人红细胞和人血小板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红细胞由正常的双圆盘形变成带刺的小球,人血小板的外形变成蜂窝状。  相似文献   
4.
5.
万中一  全初 《蛇志》1990,2(2):18-19
湖南猛洞河是全国旅游名胜风景区之一,它在武陵山脉怀抱之中。风景独特,气候温和,沃野无垠。适宜各种蛇类繁殖生存。近几年来本地区有很多养蛇专业户,进行人工孵化饲养。现将近十年来本地区银环蛇的情况叙述如下: 银环蛇为眼镜蛇科毒蛇,是我地区六大毒蛇之一,蛇毒为神经毒素,成蛇长达1—2米,重100—800克,雄蛇最重达1公斤。体鳞光滑,黑质白纹,头部末端均黑色,中间白黑相间,全身有白色节纹35节、37节、39节、61节。黑白相间共123节。  相似文献   
6.
具有中等毒性的马氏钳蝎神经毒素的纯化和初步晶体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柱层析技术对产自淅川和常德的马氏钳蝎毒素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种哺乳动物神经毒素。运用制备型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对常德样品中具有中等毒性的蝎神经毒素进一步纯化,获得了高纯度样品。两个产地的蝎毒素BmK5均已经成功地获得了大晶体。空间群均为P212121,晶胞参数分别为:a=38.46埃,b=37.28埃,c=36.97埃;a=38.44埃,b=37.55埃,c=36.83埃。对两个产地的晶体分别收  相似文献   
7.
复方克痛宁临床应用镇痛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宜生  程宝全 《蛇志》1995,7(1):51-53
应用复方克痛宁注射液,治疗各种痛证82例,显效50%,有效43.9%,总有效率93.9%。其中大多数病例都是经用其它药或疗法无效或效差而用本药获效的。对关节痛、神经血管性头痛等顽固性疼痛显著独特。用药次数最少1次,最多35例,仅极个别有轻微短暂口干、头晕副作用,各项常规化验检查均无异常,效果显著高于克痛宁或盐酸平痛新单用。临床应用的结果与动物试验观察到的协同增效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广东眼镜蛇蛇毒与眼镜王蛇蛇毒的氨基酸成分,结果表明两种蛇毒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蛇毒鉴别和质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凤阁  李海兵 《蛇志》1996,8(4):17-18
给小鼠、家兔、豚鼠等3种动物注射不同剂量的两种蝮蛇抗栓酶,观察它们的反应。结果:东北白眉蝮蛇抗栓酶未见神经毒反应,而浙江蝮蛇抗栓酶有神经毒反应,以豚鼠的反应最为敏感,主要表现为箭毒样毒性症状  相似文献   
10.
昆虫神经毒素的研究:各种神经毒剂引起毒素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五类(七种)神经毒性的杀虫药剂,对美洲(虫非)蠊测定了它们能否引起血淋巴中毒素的产生。DDT、溴氰菊酯及六六六均能引起血淋巴中毒素的产生,而E605、西维因、巴丹及杀虫脒均无此效果。纸层析及薄层层析,用标准样品(酪氨酸、酪胺、苯乙胺、L-亮氨酸及异戊胺)作比较,测定了这一产生的血淋巴中的毒素乃是酪胺,或主要是酪胺。增效试验,证明了杀虫脒与DDT或溴氰菊酯合用时,能增加酪胺的产量。讨论了这一毒素产生的条件,以及这一毒素有可能不是单一成分,而是几种单胺及氨基酸的复合物,但酪胺为其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