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四种藓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记真盔甲鱼类两新属——兼论真盔甲鱼类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0  
本文记述了早泥盆世真盔甲鱼类两新属:憨鱼属(Nochelaspis)和翼角鱼属(Pterogonaspis).真盔甲鱼类是盔甲鱼类的一个单系类群,现有七属十二种,文中运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西藏金发藓科植物,已知有7属,30种,4变种;其中新种5个,新变种3个。从水平分布看,大多集中雅鲁藏布江流域附近,因该流域是印度板块北缘与欧亚大陆南缘的缝合线,因而金发藓科植物得以高度集中。本文讨论了该科在本区的地理分布和区系成份的分析等问题,并讨论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该群藓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船叶藓Neodolichomitra robusta(Broth.)Nog.为东亚特有种,其配子体茎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为n=5,核型为K(n)=5=4V+1J或K(n)=5=4 m+1 sm,在核型分类中属于“2A”型。该研究结果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东方真鳊(Abramis brama),又名欧鳊,原产欧洲,广泛分布于黑海、亚速海、里海和咸海水系,后被苏联移植到内陆水域(湖泊、水库),从1948年至1967年,被移植到196个水域,其中72个水域已见生物学成活(37%),67个水域已见归化(34%),27个水域已进入渔获物(14%),成为苏联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对东方真鳊的食性,前苏联不少学者在移植该鱼过程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先后报道过巴尔喀什湖、  相似文献   
6.
7.
中药固真方对一些与细胞增殖有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8.
结合最近几年对真核转录调节因子和DNA的结构与机能研究,概述了蛋白质-蛋白质及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介导相互作用的分子结构基础,论述了转录因子之间,转录因子与DNA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同与拮抗作用,发生机制及其在真核基因转录调节中的遍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藏林芝真蚋亚属三新种(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西藏林芝真蚋亚属Eusimulium三种:凸端真蚋Simulium(Eusimulium)concavustylumsp.nov.、林芝真蚋Simulium(Eusimulium)lingziensesp.nov.、裂缘真蚋Simulium(Eusimulium)schizolomunsp.nov 。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④厩真厉螨截肢前后的爬行行为,表明第1对足其感觉功能;②用古拉广厉螨分别截各对足驱避反应的对比试验,见到只有当截去第1对足跗节时失去嗅觉功能,而截去第Ⅱ、Ⅲ、Ⅳ对足时,各组都仍有嗅觉功能;⑤对格氏血厉螨、厩真厉螨、毒厉螨和鼠颚毛厉螨进行涂漆前后的驱避试验,显示当跗感器被涂满封闭,则嗅觉功能消失;④以0.5%结晶紫或龙胆紫液染色的截肢标本,观察了厩真厉螨、毒厉螨、格氏血厉螨、古拉广厉螨及尾足螨股一种螨,足Ⅰ跗节末端凹窝中,至少都存在两类感毛,钝钉型感毛和长而尖的刚毛型感毛;⑤厩真厉螨雌螨和幼螨跗感器的钝钉毛分别为8根和5根,另外各有2根短而尖的毛,分别测定了长度,描述了形态特点;⑥透射电镜观察厩真厉螨、毒厉螨等的跗感器钝钉毛,毛外围有表皮壁,壁上有很多微孔,内有中心腔,腔内有树突。属化感器——嗅觉器;⑦电生理技术研究,当用氨和醋酸的气体刺激厩真厉螨、毒厉螨的离体足Ⅰ时,均产生明显的应激电位差,充分证明足Ⅰ辩节有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