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14.4%。功能连接测量两个神经信号之间的统计学相互依赖性,不同的功能连接反映了大脑区域协同工作的不同模式。因此,研究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对于理解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基于脑电图对偏头痛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视觉和疼痛刺激。本文尝试研究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对体感刺激的皮质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偏头痛的神经功能障碍,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招募23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0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28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详细的基本资料和病史采集,完善量表评估,在正中神经体感刺激下进行脑电图记录。计算68个脑区的相干性作为功能连接,并评估功能连接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中神经体感刺激下,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异常的脑电功能连接主要位于感觉辨别、疼痛调节、情绪认知和视觉处理等区域。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大脑皮层对体感刺激可能具有相同的反应方式。偏头痛患者的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部分反映偏头痛的严重程度。结论 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湿地水位是表征湿地水文情势的重要指标,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湿地水位具有空间分辨率高、精度高、成本低和效益好等突出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InSAR监测湿地水位的先决条件,系统阐述了InSAR监测湿地水位技术的类型及其优缺点,重点探讨了InSAR监测湿地水位的影响因素。InSAR监测湿地水位须满足三大前提条件:1)存在非淹没水生植被;2)主要后向散射机制为双回波散射;3)干涉相干性超过一定的阈值。目前,该水位监测技术已从传统的InSAR技术发展到STBAS、MM和DSI等改进的InSAR技术,已由监测相对水位变化发展到监测绝对水位和水深时间序列。InSAR监测湿地水位的影响因素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工作参数和湿地本身的特性。最后,指出该领域未来亟待加强的研究方向为:探讨该水位监测技术应用于更多具有不同后向散射特性及干涉相干性特征的其他生态区的潜力;开发多传感器、多轨道、多波段、多极化和多时相的InSAR新算法;引入新的SAR数据源;加强InSAR监测湿地水位的“副产品”,如湿地水文连通性、流向和流态等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美娜  韩金祥 《生物磁学》2011,(8):1598-1600
生物光子辐射来自生物分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跃迁,它提供了有机体代谢及能量转化的重要信息,生物光子对生命系统内部的变化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有高度的敏感性,生物光子的探测和分析能够揭示系统内部的细节变化,展示外界环境的微弱影响。本文就近年来生物光子辐射研究的热点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生物光子辐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光子辐射来自生物分子从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跃迁,它提供了有机体代谢及能量转化的重要信息,生物光子对生命系统内部的变化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有高度的敏感性,生物光子的探测和分析能够揭示系统内部的细节变化,展示外界环境的微弱影响。本文就近年来生物光子辐射研究的热点与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利用培养的海洋甲藻Pyrocistiselegans(P.elegans)作为模型,研究外电场对细胞发光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外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发光(电激发光)行为与细胞本身有关,电激发光是一种延迟发光,其松驰过程不遵从指数衰减规律而表现出双曲线的规律。从物理学的角度讨论了细胞电激发光的相干性及外电场对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作用的区别,前者更重要的是信息作用,从而提示了研究外电场对细胞作用以及细胞与环境和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脑皮不同区域之间功能协作的机制一直是认知和神经科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多变量自回归模型的动态相干性分析方法,被用于观察不同脑区在认知过程中的同步化,结果显示,人在感知和识别物体时,相关的脑区自动地发生了同步化的神经活动,这种同步化被证实是不受干扰刺激影响的,但被干扰的流产力确定影响了与判断和主动运动有关的脑区的同步化,而且这种影响的趋势与反应时间的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光及电磁场与生物体作用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以往实验研究所观察到的生物光子发射的非线性现象, 提出了光及电磁场与生物体作用机理的干涉模型, 即体外发生相减干涉的同时在体内发生相加干涉的假说, 干涉花样可能是生物自组织和生物功能的控制者和调节者. 从非线性可极物体中位相共轭的角度, 在理论上研究解释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必要边界条件. 结果发现, 满足相减干涉的Maxwell方程的解与实验结果相符, 所必需的条件是非线性可极的并具有光学活性的双层, 该双层之间的距离小于光波波长, 它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 即在小于相干时间内移到撞击波的节面. 这些条件似乎在光学上是致密而有序的, 处在光学上激发的和非线性可极的生物体内完全可以满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