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27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奥利司他(Orlistat)逆转肺腺癌耐顺铂细胞株A549/DDP的耐药作用并考察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应用CCK-8法检测并计算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对顺铂(cisplatin, DDP)的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筛选奥利司他的最佳实验浓度并观察其对A549/DDP细胞的耐药逆转效果;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实验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后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处理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实验组细胞P-gp、FASN、PI3K、Akt、p-Akt、NF-κB、Bcl-2和cleved-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奥利司他抑制了A549/DDP耐药细胞株的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奥利司他与DDP联用增加了耐药株A549/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耐药逆转倍数为5.02。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联合用药组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单药组比较,两种药物联用后细胞的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其它3组,联合用药组中耐药相关蛋白P-gp表达下调(p0.01),PI3K、p-Akt、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p0.01),凋亡相关蛋白cleved-caspase-3表达上调(p0.01);虽然FASN的表达在单用奥利司他组及联合用药组中均降低,但这两组间的FASN表达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奥利司他能够提高A549/DDP耐药细胞株对化疗药物DDP的敏感性,具有逆转肺腺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以及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杨绍年  王绍 《生理学报》1990,42(1):82-88
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H),动脉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在刺激电极同侧缰核(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LH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38.9%,心率增快反应可被阻断44.4%,双侧Hb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LH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40.7%,心率增快反应可被阻断41.2% ,单侧或双侧Hb内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均不能阻断电刺激LH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电刺激大鼠Hb,动脉压明显升高,心率无明显改变,在刺激电极同侧LH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Hb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63.2%,双侧LH内微量注射盐酸利多卡因,电刺激Hb引起的升压反应可被阻断62.6%,单侧或双侧LH内微量注射人工脑脊液均不能阻断电刺激Hb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本实验提示Hb与LH在调节心血管活动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部分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报告(英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报道36个种或变种的染色体数目,按张宏达的分类系统涉及到了4个亚属、11个组,其中2个种进行了不同居群的观察。结果表明(详见表1),山茶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都是x=15。在自然界,染色体倍性变异从2倍体到8倍体均有,但多数种为2倍体。我们观察的这36个种或变种中,2倍体种有22个,4倍体种3个,6倍体种10个,8倍体种1个。这一系列的多倍性变异,主要表现在种间。此外,同种不同居群间也有不同倍性的变异。例如C. forrestii在不同居群间有2倍体、4倍体和6倍体。而且各个不同倍性的植株表型特征没有明显的变异,估计是同源多倍体或称种内多倍体。  相似文献   
4.
5.
贝氏司蛉Sergentomyia baiyi和歌乐山司蛉S.koloshanensis是宜宾地区筠连县的常见蛉种,但有关生态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90—1991年对其季节消长、产卵数量等作了观察。结果如下: 1 季节消长于1990年5—10月选上述司蛉分布的筠连县城附近及双泉区的3处石灰岩壁、洞穴为观察点,每旬捕捉一次(仅9月份少一次)成蛉毒杀、解剖分类鉴定,同时测记温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中国广东汉族健康人群apoAI-CⅢ-AIV基因簇DNA限制性内切酶PstI、SstI和EcoRI片段长度多态性。其中等位基因P_1,P_2,S_1,S_2,R_1和R_2的频率分别为0.98,0.02,0.96,0.04,0.90和0.10。经卡方检验符合Hardy-Weinbery氏遗传平衡,与其他种族比较,本文结果显示中国广东汉族人P_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日本人、亚洲印第安人和高加索人,S_2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日本人、菲律宾人、沙特阿拉伯人和亚洲印第安人,而与高加索人相近,R_2等位基因频率稍高于高加索人。不同种族间apoAI-CⅢ-AIV基因簇DNA多态频率无疑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单独或联合作用所致。对P_1、P_2,S_1、S_2和R_1、R_2构成的单倍型和连锁平衡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单倍型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扁头中国短头鲵(新属新种) (Sinobrachyops placenticephalus gen. et sp. nov.) 的形态特征和分类位置进行简述.标本得自著名的恐龙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产出时代为中侏罗世.中国短头鲵是目前迷齿类中在地史上最年轻的一个属.它的发现使迷齿类在地球上生存时代的上限推移到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8.
四种猕猴桃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四种猕猴桃植物的染色体数目。结合其他作者的有关报道,讨论了猕猴桃属的染色体基数,性染色体,倍性,及其与地理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缺体回交法”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学勇  李振声 《遗传学报》1989,16(6):420-429
利用从蓝单体自交分离得到的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缺72180、缺天选15)作母本与3个不同的八倍体小偃麦(小偃784、小偃7631和小偃78829)杂交,再以缺体作为轮回亲本,从F_1或F_2开始连续回交1—2次,在回交中,缺体无论作父本或母本都得到了异代换系,并且发现:(1)在回交过程中,用缺体作母本比作父本更为有效;(2)F_1自交,在F_2群体中选择生长比较正常,染色体数比较少的植株回交,比F_1作母本直接回交效果更好。并对所得的异代换系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观察研究,发现中间偃麦草(Agropyron intermedium2n=42) 4E染色体(以下用4Ei表示)、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clongatum 2n=70)的4E染色体(带蓝粒基因,以下用4Ee表示)和4F染色体(带毛叶基因,以下用4Fe表示)均能正常补偿小麦4D染色体。异代换系生长旺盛,育性正常。初步总结了缺体与八倍体小偃麦杂交,回交过程中异代换系的形成规律,证明了“缺体回交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八倍体小偃麦等人工合成的新物种,以选育普通小麦异代换系。  相似文献   
10.
云南蝗虫一新属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瑞丽地区蝗虫新属龙川蝗属Longchuanacris gen.nov.及新种巨尾片龙川蝗 L.macrofurculus sp.nov.该新属近似于 Pseudogerunda Bey-Bienko.主要区别为前胸背板侧片后缘极凹入;前翅到达第一腹节背板的后缘;后足股节下膝侧片顶刺状:后足附节第3节长度为第1、2节长度之和;雄性腹部末节背板具尾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