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单囊壳属Sphaerotheca的一新种:乌蔹莓单囊壳Sphaerotheca cayratiae Z.Q.Yuan et A.Q.Wang sp.nov.。新种寄生于葡萄科Vitaceae植物角花乌蔹莓Cayratia corniculata(Benth.)Gagnep上,为单囊壳属的寄主科世界新记录。文中对该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内相似种的区别。模式标本存于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一种水稻卷叶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水稻卷叶品种流岗卷叶粳与4个平展叶品种及1个卷叶标志基因(rl3)系的杂交或回交后代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流岗卷叶粳的卷叶特性以单基因不完全显性方式遗传; 该基因与rl3基因不等位,当rl3位点处于隐性纯合时两者以累加方式发生互作。这一等位基因可作标志基因使用,暂定名为Rl(t)。 Abstract:Liugangjuanyejing is a rolled leaf mutant of rice.A genetic study on the rolled-leaf character was carried out by crossing it with four flat-leaf cultivars and a genetic marker line (with a rolled-leaf allele rl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character was controlled by an incomplete dominant gene which was non-allelic to rl3 locus and that there existed addi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loci when the rl3 locus was homozygous recessiveness.This new rolled-leaf allele was provisionally named as Rl(t) and could be used as a genetic marker of rice.  相似文献   
3.
抗白粉病小麦染色体组型的分子标记与生化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雯  王二明 《遗传学报》1997,24(6):524-530
应用与小麦第六同源群有关的分子和生化标记,包括DNA探针pSc5·3H3和pSR167以及同工酶Est-5和a-Amy-1,对来自六倍体小黑麦Beagle与普通小麦科冬58杂交后代F1花粉植株的抗白粉病株系M24.M09及M17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24、M09及M17不同程度地含有黑麦染色体成分,而且电泳谱带差别较大,据此推断,M09为6RL的易位系。因此,生化和分子标记不仅可以用于确定外源片段的存在,而且可以帮助确定染色体组型和外源片段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抗白粉病的苦瓜品系幼苗为材料,对它们的叶片及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及疏松度、蜡质含量、比叶重、气孔及茸毛密度等叶片结构进行观察比较,探讨苦瓜白粉病抗性与其主要叶片结构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1)抗病苦瓜品系叶片的蜡质含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系,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蜡质层是其抵抗和延迟病原菌侵入的一个有力结构屏障。(2)感病品系叶片的气孔和叶背面茸毛数量显著多于抗病品系,且叶背面的气孔及茸毛密度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气孔和茸毛越少越抗病。(3)抗病苦瓜品系的叶片栅栏组织以及海绵组织排列整齐、紧密,而高感品系的叶片组织出现大量孔隙,较难观察到完整细胞。(4)抗病品系叶片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紧密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系,而感病品系的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结构疏松度明显高于抗病品系;且苦瓜比叶重与其白粉病抗性关系不大。研究认为,苦瓜叶片蜡质含量、叶背面气孔及茸毛密度可以作为苦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高抗白粉病材料野生甜瓜'云甜-930'(P1)与感病栽培甜瓜'华莱士'(P2)组配,构建了P1、P2、F1、B1、B2和F2 6个世代,对大棚栽培条件下各世代材料的白粉病自然发病状况进行考察,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显示: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相等,da和db均为-15.76,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ha和hb分别为14.98和19.87,第2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大于第1对;2对主基因互作效应中除了显性×显性效应(l=-7.73)较小外,其它互作效应均较大,加性×加性效应i为31.46,加性×显性效应jab为-26.86,而显性×加性效应jba为-17.07.该组合的B1、B2和F2群体抗病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31%、69.15%和97.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8.83%、25.86%和0,环境变异在2.39%~7.86%之间.研究表明,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甜瓜抗白粉病育种中,在F2代主基因的选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7.
线粒体是需氧生物中的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在能量代谢中,它起了一个关键的作用,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均在线粒体内完成.线粒体具有高度的生物化学和遗传上的独立性.含有DNA和核糖核蛋白体.负责合成生物体内2%-5%的蛋白质[1].线粒体DNA具有自身复制能力,控制着众多的遗传性状.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则被认为是由线粒体基因组控制的性状[2].  相似文献   
8.
大麦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抗病大麦种质资源,对本所多年来征集的921份国内外大麦品种资源进行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田间表现高抗品种有181个,占总数19.65%,抗病品种163个,占总数17.70%;表现感病品种有447个,占总数的48.53%,高感品种130个,占总数14.12%。通过品种的全生育期、株高、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穗粒重和千粒重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181个高抗种质主要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本文还对抗病种质木石港3号、植3和S-096等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含有抗白粉病基因Pm2 1的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_簇毛麦 (Haynaldiavillosa)6VS/ 6AL易位系 92R137中分离与抗白粉病相关的基因 ,获得一个命名为TaPK1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分析表明 ,它与大豆 (Glycinemax (L .)Merr.)蛋白激酶基因GmPK6高度同源。经推测 ,TaPK1编码 416个氨基酸的多肽 ,属丝氨酸_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 ,并具酪氨酸激酶特性。TaPK1是从小麦中分离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0.
经过10代自交选择,从157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源中育成了Bao I、 Bao II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应用35个自交系作测交试验,用小斑菌O、C、T生理小种做人工接种试验,初步确定这二个新类型的属组。Bao I型可能属S组,而Bao II型则为其它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