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8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2741篇
  8767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536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 tip-focused Ca^2+ gradient is tightly coupled to polarized pollen tube growth, and tip-localized influxes of extracellular Ca^2+ are required for this process. However the molecular identity and regulation of the potential Ca^2+ channels remains elusive. The present study has implicated CNGC18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18) in polarized pollen tube growth, because its overexpression induced wider and shorter pollen tubes. Moreover, CNGC18 overexpression induced depolarization of pollen tube growth was suppressed by lower extracellular calcium ([Ca^2+]ex). CNGC18-yellow fluorescence protein (YFP) was preferentially localized to the apparent post-Golgi vesicles and the plasma membrane (PM) in the apex of pollen tubes. The PM localization was affected by tip-localized ROP1 signaling. Expression of wild type ROP1 or an active form of ROP1 enhanced CNGC18-YFP localization to the apical region of the PM, whereas expression of RopGAP1 (a ROP1 deactivator) blocked the PM localization. These results support a role for PM-Iocalized CNGC18 in the regulation of polarized pollen tube growth through its potential function in the modulation of calcium influxes.  相似文献   
2.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9):963
全球氮沉降不仅改变土壤氮和磷的有效性, 同时也改变氮磷比例。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性状。该研究在内蒙古草原基于沙培盆栽实验种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设置3个氮磷供应量水平和3个氮磷比例的正交实验来探究氮磷供应量、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灰绿藜种子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氮磷供应量对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影响的相对贡献(15%-24%)大于氮磷比例(3%-7%), 而种子大小只受氮磷比例的影响。同时氮磷供应量和比例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种子氮浓度和磷浓度。同等氮磷比例情况下, 低量养分供应提高种子氮浓度、磷浓度和萌发率。氮磷比例只有在养分匮乏的环境中才会对种子大小和萌发率产生显著影响。总之, 灰绿藜种子不同性状对氮或磷限制的敏感性不同, 同时种子性状也对养分限制表现出适应性和被动响应。  相似文献   
3.
绣球花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硒对金黄滴虫生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桦 《动物学研究》1987,8(2):125-132
金黄滴虫在含硒1ppm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的细胞基本相同。在含硒6ppm的培养液中,前48小时细胞生长正常,以后容器中出现类似硫化氢的气味,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细胞变圆,运动缓慢,叶绿体变小并且绿色减退,金藻糖泡增大,在干涉显微镜下可见核仁中央下陷,成一小凹。在电镜下,核仁的中央区电子密度很低,这一区域可能相当于干涉镜下所见的小凹。在另一切面上可以看出这一区域是有开口与核基质相通的。电镜照片还揭示叶绿体结构松散,类囊体减少,在稀薄的基质中出现一些直径约为0.4—0.5μ的核仁样小体。部分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异常,内质网及管状纤维增多。此外,作者测定了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的变化,并对硒的作用、核仁和叶绿体的变化以及核仁样小体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王东  田见龙 《生态学报》1990,10(4):349-354
本文对洈水水库鳡鱼的生长及其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种鱼生长快,高速生长时间长,可连续5年每年生长6kg以上;2.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生长分别适合Von.Bertalanffy的生长公式:L=L_∞(1-e-k(t-t·))和W=W_∞(1-e-k(t-t·))~3;3.雌鱼体重生长速度快于雄鱼,体长生长无明显差别;4.建议大中型水体中的鳡鱼与其它鱼类群落体重之比控制在3—5%为宜。  相似文献   
6.
金雀花碱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激素生物试法测定了金雀花碱(cytisine)的某些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雀花碱抑制小麦芽鞘切段的伸长,但促进黑暗中(26℃)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鲜重的增加;能明显促进黑暗中(25℃)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作用和根的生长。能显著提高离体黄瓜子叶中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这些现象说明,金雀花碱具有明显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7.
水稻原生质体产生细胞团的冰冻保存和冻后再生植株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Oryza sativa L.)原生质体产生的细胞团加上10-20%的二甲亚枫(DMSO)和10-20%的蔗糖,置于液氮中保存。冻后细胞生存率达到对照的40-50%。存活的细胞在附加2×10~(-5)mol/l 2,4-D 的Linsmier-Skoog(Ls)固体培养基上再生长,然后将形成的愈伤组织块转到附加10~(-6)mol/l NAA,4×10~(-6)mol/l 激动素和10~(-6)mol/l 2 IP 及8%的蔗糖的 LS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8.
生长抑制激素基因的化学合成与克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固相亚磷酸三酯法化学合成生长抑制激素基因的两个DNA片段As2,A23,退火聚合成平端双链后,插入到经Smal酶切的pUCl2质粒DNA中。通过抗性筛选,正性标记筛选以及酶切位点分析,分子杂交,序列分析,证实化学合成的生长抑制激素基因已在大肠杆菌JM83中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9.
笼养褐马鸡的繁殖行为与雏鸟生长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1984年、1985年、1990年对褐马鸡在人工饲养下的发情、交配、产卵、繁殖等进行了观察,6只褐马鸡平均产卵为22.5(15—28)枚。14枚褐马鸡卵孵化天数为26.17(26.13—27.00)天,1—7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9克,8—14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7克,15—21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3克,22—26天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8克,褐马鸡卵从孵化到出雏平均水分散失为6.9克,平均每天水分散失为0.27克,褐马鸡卵在人工孵化期间,卵重的变化以前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掘氏疫霉遗传传学研究:I.自交后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