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念珠菌病的新类型和新条件下小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致病菌。方法 回顾性收集1975~2005年的临床资料44例,进行体外毛发感染试验、电镜观察、动物试验,流式细胞(FCM)、随机括增多态性DNA(RAPD)以及DNA基因序列检测等。结果 ①累计发现44例婴儿头部念珠菌病,其中病期长者可感染头发。②粉末毕赤酵母可致婴儿皮肤感染。③一种罕见的林生地霉可致脓癣样地霉病。结论 我们发现的婴儿头部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伴皮肤粉末毕赤酵母感染和罕见的林生地霉引起儿童脓癣样地霉病,均为文献率先报道,对防治和降低念珠菌病和其他酵母样真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组织病理学和电镜的方法观察林生地霉(Geotrichum Silvicola)所致小鼠各感染脏器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将72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免疫正常 腹腔接种组(A组)、免疫抑制 腹腔接种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分期处死各组小鼠,取出肝、肾、脾、肺、心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切片分别进行HE和PAS染色,同时送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A组仅有少数几只小鼠肝脏表面见到针尖至粟粒大小的脓性感染灶,数目较少(1.10±1.63),其余脏器偶见。B组大多数小鼠肝脏表面可见脓灶数目较多(8.18±2.59),约针尖至粟粒大小;其次为肺。C组无变化。B组的病理学改变早期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后期逐渐形成肉芽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PAS染色可见灶状分布的真菌孢子和菌丝。电镜可见感染组织中的孢子和炎症细胞。结论林生地霉所致的系统性感染,肝脏最为易感。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菌感染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林生地霉在5种不同培养基中的形态;通过一些常规的生理学实验,初步了解林生地霉的生理学特征。方法将林生地霉分别接种在沙堡培养基(S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麦芽汁琼脂(MEA)、玉米粉琼脂(CMA)和察氏琼脂(CZA)平皿培养基上,置37℃和27℃温箱培养2周,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通过芽管试验、厚壁孢子试验、硝酸盐同化试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尿素酶试验、糖发酵试验及API20C酵母系统等初步了解林生地霉的生理学特性。结果菌落在PDA、SDA和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较好,在其他培养基上生长较差。芽管试验、硝酸盐同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均阴性;厚壁孢子试验、放线菌酮耐受试验阳性;尿素酶试验弱阳性;API20C酵母系统鉴定中葡萄糖、甘油、木糖、山梨醇为阳性,余为阴性。结论PDA、SDA和MEA较适合林生地霉生长;尿素酶试验可作为地霉属属内鉴定的参考依据。API20C鉴定结果及厚壁孢子试验可为其与毛孢子菌属的属间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生地霉血液分离株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进一步了解林生地霉的形态学特征和产孢方式。方法受试菌株复苏后,转种于沙堡培养基,37℃和27℃温箱培养3周,每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并对其丝状型和酵母样型两种菌落进行光镜观察。在培养1周时,挑取菌落常规制片后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培养第2~3d,菌落开始生长,初为白色绒毛样、粉末样,1~2周后菌落均转变为乳酪样,其中37℃下培养的菌落转变较早。菌丝相时,光镜下可见丰富的分支、分隔菌丝,成链的关节孢子和圆形、椭圆形小分生孢子。酵母相时,光镜下可见丰富的芽生孢子,少量的厚膜孢子、外生或内生的关节孢子,菌丝稀少。扫描电镜下可见菌丝分支末端或侧面着生球形、棒状的分生孢子,末端凹陷。透射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与菌丝分离时全壁断裂,另一端正在出芽。结论 林生地霉包括丝状型和酵母样型两种菌落形态和链状排列的矩形关节孢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分生孢子、厚膜孢子以及分支、分隔菌丝为其形态学特征,有芽殖、外生和内生节孢子三种产孢类型。  相似文献   
5.
西沙群岛常见蚊蝇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七五年四至五月原广东省科学技术局组织有关单位对西沙群岛的地质、南海水产资源和动物、昆虫、植物区系进行考察。在此期间,作者就蚊、蝇种类、分布和孳生地类型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东岛、珊瑚岛、琛航岛、金银岛、石岛和北岛作了调查。这里带菌传播疾患,为害牲畜,影响人类健康的蚊蝇虽多,而其种类及习性,迄今尚少报道。作者在这次采集中获得蚊虫标本121号,蝇类标本239号,经初步整理计有5个科,11个属约18种。现就其种类、分布、孳生地(物)等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尽管种群数量动态分析已广泛应用于濒危物种,但很少应用于中国兰科植物.根据中国云南特有的兰科物种长瓣杓兰(Cypnpedium lentiginosum)的生物学特征调查和生殖行为观察,计算出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出现频率和子代数,描述其生殖行为和机制.利用基株出现频率计算其空间分布格局;利用其各龄级的存活数和平均生产子代数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绘制存活曲线和年龄锥体,构建Leslie矩阵模型和连续增长模型N1=658e0.211t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进行预测;利用物候特征和传粉生物学观察结果分析其生殖行为和繁殖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生殖行为与其空间格局、年龄锥体和种群数量动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瓣杓兰的空间结构为成群分布,种群的年龄锥体属于金字塔-钟型锥体,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 Ⅰ型;其种群的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较高,为增长型种群;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影响,连续增长模型不适用该种群的动态预测;引入密度制约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Nt=6000/(1 e2.094-0.211t)适用于其种群数量动态预测.长瓣杓兰的生殖行为表现在兼具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不增加种群的个体数量,仅延续基株的寿命以维持现行种群数量和为有性生殖积累营养.有性繁殖通过花模拟繁殖地欺骗食蚜蝇进入唇瓣而传粉,致使54.37%±6.08%的花产生果实,果实产生充足幼龄植株并多数能进入有性繁殖阶段.有性繁殖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多次生殖后代而成为种群发展的基础,显示出繁殖方式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成功的生殖对策和这种对策在空间格局、年龄锥体上对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表明长瓣杓兰的种群发展与其生物学特性相吻合,适生地的生长空间不连续性和狭窄成为其种群发展的制约因素,但该物种现在不需要也不适宜进行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7.
生地,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植物之一,全草均可入药.其地下茎具有重要食疗作用,是一种菜药兼用的野生保健蔬菜.着重介绍了生地的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人工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