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黑粉菌目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友为  赵震宇 《真菌学报》1989,8(3):195-197
  相似文献   
2.
郭林 《菌物学报》1988,7(Z1):269-272
裂孢黑粉菌属(Schizonella)是我国新记录属,其主要特征为孢子堆生叶上;黑粉成对,其萌发方式同黑粉菌属(Ustilago)苔草裂孢黑粉菌(Schizonella melanogramma(DC.) Schrot.)寄生于苔草属(Carex sp.)植物上,其孢子堆生叶上,条状,粉质;黑粉孢子卵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半球形,常成对,7.5 -12.5 (-14)×5.5-(-12)µm,橄榄褐色.另一我国新记录种是鬼灯檠条黑粉菌(Urocystis rodgersiae (Miyabe) Miyabe ex Zund.),寄生在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植物上.孢子堆生叶下;孢子球27-60(-75)×25-45.5(-57µm,由1-6个黑粉孢子组成;不育细胞10-15×9-l0µm,浅褐色.黑粉孢子14-20×10-14µm,暗褐色.此种孢子球比原产于日本的模式种略大,其它特征相同.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86年参加巴尔鲁克山真菌考察,并到阿尔泰山地、伊犁谷地、吐鲁番等地采得黑粉菌标本70余份,鉴定为8属36种,13种为我国新纪录,它们是石竹叶苔炭黑粉(Anthracoidea caryophylleae Latour.),卡里炭黑粉(Anthracoidea karii(Liro) Nannf.),范基灰黑粉(Anthracoidea vankyiNannfeldt),短柄草腥黑粉(Tilletia olida (Riess) Schr(?)t.),剪股颍条黑粉(Urocystis agrostidis (Lavrov.) Zundel),黑麦草条黑粉(Urocystis bo-livari Bubák & Fragoso),雀麦条黑粉(Urocystis bromi (Lavrov) Zundel),拂子茅条黑粉(Urocystis calamagrostidis (Lavrov) Zundel),茅香条黑粉(Urocystis hierochloae (Murashk) Vánky),尼氏条黑粉(Urocystis nevodo-vskyi Schwarzman),早熟禾条黑粉(Urocystis poae(Liro)Padw.& Khan),报春花条黑粉(Urocystis primulicola P Magn.),和泡斑黑粉(Ustilagopustulata (D.C.) Winter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从意大利进口兔尾草(Lagurus ovatus L.)上截获的腥黑粉菌属一新种——兔尾草腥黑粉菌(Tilletia laguri G.M.Zhang,G.X.Lin & J.R.Deng),同时讨论了该种与近似种的区别,文中对其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并附有图片。主模式标本保存在深圳动植物检疫局真菌标本室,等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德国蒂宾根大学范基黑粉菌标本馆(HUV)、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和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自内蒙古宁城县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灯心草根肿黑粉菌Entorrhiza casparyana,寄生在小灯心草Juncus bufonius的根部。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6.
利用17个多态性ISSR引物对2017年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采集的41株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样本进行了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基于UPGMA法和贝叶斯模型对玉蜀黍黑粉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采集的样本可以分为两大群,且种群的划分表现出了与来源地理纬度的一致性。因此按照各样本所属地理纬度将样本分为北纬33°-34°、北纬35°-36°、北纬37°-38° 3大种群。结果表明,分离自北纬33°-34°地区的玉蜀黍黑粉菌遗传多样性最丰富,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216,Shannon指数(I)为0.330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变异中来自种群内部的变异为86%,种群间变异14%(φpt=0.141)。  相似文献   
7.
A new Chinese record, Anthracoidea heterospora (B. Lindeb.) Kukkonen (1963) on Carex ensifolia Turcz. ex Ledeb. (Cyperaceae, subgen. Eucarex, section Phacocystis), was collected from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in 1975. So far, five species of Anthracoidea have been recognized on section Phacocystis. They are Anthracoidea liroi (Lehtola) Nannf. & B. Lindeb. (1965), A. heterospora, A. echinospora (Lehtola) Kukkonen (1963), A. variabilis (S. Ito) Kakish. (1982) and A. bigelowii Nannf. & B. Lindeb (1965). A. heterospora differs from A. liroi, A. variabilis, and A. bigelowii mainly by its small ustilospores, and from A. echinospora by freely and densely verruculose ustilospores.  相似文献   
8.
花药黑粉菌(Microbotryum violaceum)可系统侵染其寄主植物麦瓶草(Silene dioica),使其不育而代之以在植物花中布满菌孢子,这些菌孢子主要由花传媒昆虫带到健康植株,花传媒昆虫对花部特征变异的行为反应不仅可能影响花粉的输入/输出率,而且影响菌孢子的着落率和植株的发病与否,为研究S.dioica雌株花部性状特征与花粉传布,菌孢子着落及由此而导致的植株染病之间的相关性,用采自4个不同S.dioica种群的植物进行了移栽实验,讠4个种群均位于瑞典北部的Skeppsvik群岛,代表了从健康(岛1,种群1),低度发病(岛2,种群2)到高度发病(岛3、4,种群3、4)的发病梯度,从上述4个不同种群中各采50个植株移栽至岛4的中部,来自健康种群的植株较来自高发病种群的植株具有较大的花,较长的花柱,研究发现,着落在花上的花粉粒数和菌孢子数呈强正相关,来自健康种群的植株每朵花上着落的花粉粒和菌孢子数分别是高发病种群(种群4)植株的4倍和9倍,导致来自4个不同种群的植株的发病率存在着显差异。种群1、2、3、4的发病率分别为37%,20%,18%,0。在涉及10个种群的田间调查研究中,发现种群中健康植株的平均花柱长度(与花冠大小,胚珠数目正相关)与植株的发病率显负相关,讨论了病原体-传媒调节的植物花部性状特征选择潜势及其导致的麦瓶草S.dioica种群音质 基因漂移。  相似文献   
9.
郭林 《菌物系统》1999,18(3):235-235
本文报道寄生在白健秆植物上的广西孢堆黑粉菌新种,其孢子堆生在全部小穗中,外有白色包包围中轴单个。孢子团黑褐色,粉状。黑粉孢子近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6 ̄9×5 ̄7.5μm,黄褐色;壁厚不均匀,12μm,通常在黑粉孢子的两端色深并增厚或一边色深,密的细瘤。不育细胞6-11.5(-14)×5-11μm,黄色,光滑,短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寄生在白健秆[Eulaliapallens(Hash)Kuntze]植物上的广西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guangxieseL.Guo)新种,其孢子堆生在全部小穗中,外有白色包被包围。中轴单个。孢子团黑褐色,粉状。黑粉孢子近球形,卵圆形或椭圆形,6~9×5~7.5μm,黄褐色;壁厚不均匀,12μm,通常在黑粉孢子的两端色深并增厚或一边色深,密的细瘤。不育细胞6~11.5(~14)×5~11μm,黄色,光滑,短链。文中讨论了其与分布于澳大利亚的黄金茅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eulaliae(Ling)Vanky]及单序草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amauraeK.&C.Vanky)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