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圆层析合成法(Circular Tomosynthesis)中;根据零阶贝塞尔函数(Bessel Function),离开所研究的层析平面一定距离的物体细节就变得模糊.其模糊程度取决于该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贝塞尔函数的正交性;可以特定一个具有不同开角的采样圆锥集合.使用Fourier-Bessel级数可以合成一个具有最佳边瓣抑制的窗函数.对于具有固定数目的采样圆锥,并且在有限区间上集中最多能量的窗函数是圆长球函数(Circular Prolate Spheroid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长期以来,对四射珊瑚骨骼微细构造(尤其是有无片状骨素)的认识及其分类学的意义都存在分歧意见。近年来,国际上扫描电镜在这个领域的应用大有进展,但仅限于泥盆纪和二叠纪的少数属。作者在参加有关珊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在系统整理石炭纪四射珊瑚资料的基础上,对Caniniidae等14科的代表属采用了电镜研究。  相似文献   
3.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1,(3):809-809
封面照片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房丽晶同学拍摄于内蒙古自治区乌珠穆沁草原的巴拉格尔河流域。巴拉格尔河蒙古语意为"蜜之河",发源于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巴彦宝拉格嘎查哲尔德毛日图山脊东南。巴拉格尔河流域(116°21’—119°31’E,43°57’—45°23’N)面积5350 km2,海拔885~1876 m,是乌珠穆沁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流域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2℃,年均降水量333.1 mm,年均蒸发量1550 mm,年均径流深9.7 mm。  相似文献   
4.
基于MATLAB 的花粉形态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红娟  张军文 《植物学报》2007,24(4):511-515
利用数字照相技术和MATLAB软件测量了5种杨树、3种柏树各50粒花粉的面积、扁圆率、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 计算了面积标准差和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对8种花粉的面积作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在99%置信水平上用面积能区分8种花粉。用5种杨树花粉的扁圆率平均值、极轴平均值、赤道轴平均值和P/E值作聚类分析, 聚类结果显示, 5种杨树可分成3组, 加拿大杨和小叶杨是一组, 毛白杨和山杨是一组, 青杨单独为一组。电镜观察纹饰特点与以上聚类结果一致。本研究为定量研究花粉形态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及更多的有效数据, 比目测精确度提高了10倍。  相似文献   
5.
均衡独立样本设计是一种把独立样本设计与差异显著性检验相结合的试验设计.它基本上可以保证参试的优劣个体在所分样本(或组)间的分布相对均匀一致,使所分样本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均衡性,以增强对处理效果反应的灵敏度,提高试验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招聘启事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课题组招聘实验室助理生化与细胞研究所信号转导课题组(裴钢课题组)主要以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路为对象,研究其信号转导与对话机制,以及其在药物成瘾、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线索和新思路。研究组介绍请参考:http://www.sibcb.ac.cn/PI.asp?id=51。现因工作需要课题组需要招聘一名实验室助理负责实验室日常行政和管理事务、实验室设备管理、基本数据维护、课题管理以及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The wide adoption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landscape of the genetic studies of human diseases.Banking on the study design that employs large and multiple-independent samples,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based systematic genome-wide interrogation,and vigorous statistical standard for declaring genetic association,GWAS has greatly advanced the genetic studies of human disease by successfully identifying over 4 thousands of genetic susceptibility SNPs or loci for 210 diseases/traits in human.Besides its unrivaled scientific achievements,GWAS has also transformed the communities of human genetics by stimulating unprecedented broad and large-scale collaboration and data sharing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and countries,which has enabled some mega genetic studies where dozens or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mete-analysis,providing enormous statistical power for discovering genetic variants,even the ones with very moderate effect on disease phenotype or physiological trait.While the success of GWAS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there are many concerns on GWAS that are being passionately debated.In particular,there ate heated discussions on why only a limited proportion,quiet often a small proportion,of genetic heritability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GWAS findings,and whether and how the GWAS findings have really advanced the b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disease mechanisms.Concerning these shortcomings of GWAS,many have genuinely questioned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ng the GWAS findings into clinical practice.To provide a platform to discuss the progr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GWAS,a nature conference,titled “GWAS 2011: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was organized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Genetics and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which was held in Hefei,China on May 19-21,2011.  相似文献   
8.
我在拍     
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很难说对“热爱自然”有多么真切的体验,只是每次对喜欢钓鱼的父亲带回来的小刺猬、小蛇表现出欢呼雀跃。几年前我徜徉在网上一个摄影论坛,被一只大而清楚的苍蝇照片震撼了,那只苍蝇,连触角上的纤毛都被拍得清清楚楚。这样米看昆虫,我喜欢!当天下午,我就按照论坛上提供的信息,去买了拍这只苍蝇的那款相机。当我拿着自己生平第一部数码相机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昆虫。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理实验课教学的改革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我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专业主干课,总学时数为108个学时,其中实验课为36个学时,以往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多,结合生产的少;室内实验多,田间实验少。按常规的每周2节课学时,因受时间和条件限制,很多实验学生往往无法从头到尾亲自动手完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独立工作,为此,我们对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  相似文献   
10.
苗杰  于立忠  孙一荣 《生态学杂志》2012,31(9):2191-2196
通过调查3种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轻度择伐、重度择伐和皆伐)下次生林林分结构及其冠下红松生长状况,应用全天空照片法测定红松(Pinus koraiensis)顶端的透光孔隙度,分析红松当年高生长量与顶端透光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为建群种的皆伐样地林冠下,林分透光较强,以杂木阔叶林为主的轻度择伐样地和重度择伐样地林冠下,林分透光较弱;对29年生红松生长起主要阻碍作用的是下木层(≥10 m)阔叶树;在透光较好的皆伐样地内,红松当年高生长量均比透光较弱的轻度择伐样地和重度择伐样地高,红松当年高生长量与顶端林分透光孔隙度显著正相关(R2 =0.516,P<0.01);为促进辽东山区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正向演替,应调控红松顶端林分透光孔隙度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