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对水稻吸收Zn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水稻根表形成的铁氧化物胶膜对水稻吸收Z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Fe2+的嫌气环境中,由于根际氧化作用水稻根表会形成红色的铁氧化物胶膜,根表的铁氧化物胶膜影响水稻对Zn的吸收.铁膜数量较少时,由于对Zn的富集作用有限,其对水稻Zn的吸收虽有促进作用,但不明显.随着根表铁膜数量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也相应增加,并且在铁膜数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对水稻吸收Zn的促进作用达到最大.而后,随着铁膜数量的进一步增加,铁膜反而阻碍水稻对Zn的吸收,成为水稻吸收Zn的障碍层.在此过程中,水稻的根分泌物,特别是其中的植物铁载体对覆有铁膜水稻根系吸收Zn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铁膜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此,根表铁氧化物胶膜对水稻吸收Zn并不总是起促进作用,其作用的方向和程度取决于铁膜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内生真菌与两种兜兰共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和杏黄兜兰(P.armeniacum)根中分别分离得到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真菌PM 1和美孢胶膜菌(Tulasnella calospora)PA 1。在DE培养基上,PM 1分别与硬叶兜兰和杏黄兜兰共培养,两种兜兰接菌苗的生物量以及Ca、Mn元素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表明PM 1能促进两种兜兰生长;PA 1对两种兜兰生长的影响不显著,但从干物重增长的百分率来看,PA 1对杏黄兜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M 1对硬叶兜兰的影响高于杏黄兜兰,PA 1对杏黄兜兰的影响高于硬叶兜兰,表明真菌对宿主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强。PM 1和PA 1在Harvais培养基上与杏黄兜兰共培养,两种真菌均对杏黄兜兰幼苗产生不利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养分水平能显著影响内生真菌与杏黄兜兰的共生关系,营养相对贫瘠的DE培养基有利于两者共生,而营养丰富的Harvais培养基不利于共生。  相似文献   
3.
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对不同品种水稻吸镉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水稻吸镉的差异及其与根表铁锰氧化物胶膜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其根膜,根部及地上部含镉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镉在不同水稻植株体内运输转移能力不同,不同水稻其根表淀积的铁锰氧化物数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根膜及地上部的含镉量与极膜的含铁量均未达到显著性相关,但与根膜的含锰量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法制备聚丙烯酸酯热熔胶,研究了单体质量分数配比,乳化剂质量分数、配比及乳化方式,引发剂质量分数,温度和滴加速度对反应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EHA 50%,MMA 40%,AN 5%,AM 5%,复合乳化剂3.0%,引发剂过硫酸钾0.3%,80~85℃,反应4 h,丙烯酸酯橡胶分子量在10万以上时,制得的热熔压敏胶膜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菌落总数检测胶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胶膜法和平板倾注法,检验省内外14个单位的食品、水、化妆品等10种2445份样品的菌落总数,经符号秩和统计,P>0.05,结果无显著差异,胶膜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准确、运输和保存方便,对基层检验单位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 Chien)为我国特有的独属独种兰科植物,仅生长于长江中下游及陕西南部的山地林下及沟谷中,是中国特有兰科物种之一,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独花兰中分离获得的菌根真菌为对象,应用传统的形态结构鉴别与rDNA ITS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菌株的分类鉴定研究,确定该菌株为兰科菌根真菌之一的胶膜菌属(Tulasnella)真菌.研究结果对于全面了解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特征和有效保护独花兰植物资源均具较大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安曼云 《广西植物》2017,37(6):763-767
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因具有较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长期被过度采集,已成为濒危植物。利用菌根技术进行杓兰属植物的保护和人工栽培,需要获得其可培养的菌根真菌。该研究采用分离培养法和共生回接方法,研究了云南杓兰菌根真菌菌群组成及其共生关系。结果表明:(1)从10株云南杓兰300块毛根组织中分离获得126株内生真菌,归属为3个菌属,分别是胶膜菌属(Tulasnella)73株、伏革菌属(Corticium)36株、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17株。其中,胶膜菌属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量的57.94%。(2)6株供试菌株中,4株菌株可显著缩短种子的萌发过程,6株菌株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从中筛选获得一株CY-18高效促生真菌,对云南杓兰种子共生萌发和幼苗共生生长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利用菌根技术进行杓兰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